标签:
天眼神足通持戒福田佛经文化 |
分类: 07严持戒律 |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与无央数之众而为说法。尔时,座上有一比丘,便生此念:“愿如来告我有所论说。”
有一天,佛祖在给孤独园为无数大众说法。
当时,有一位比丘心想:希望佛祖单独教导我就好了。
尔时,世尊知比丘心中所念,告诸比丘:“若有比丘生此念:‘如来躬教训我。’彼比丘戒具清净,无有瑕秽,修行止观,乐闲静之处。
佛祖有他心通,每个人心里想什么,佛祖都清清楚楚呢。
佛祖知道了这位比丘的想法,就告诉大家:
如果有比丘有这样的念头:希望佛祖亲自教导我。那么这位比丘应当持戒清净,没有瑕疵,在闲静的地方修行止观法门。
若复比丘意欲求衣被、饮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者,亦当戒德成就,在空闲处而自修行,与止观共相应。
如果有比丘希望获得衣食以及生活用品,也应当持戒精严,在闲静处修止观法门。
若复比丘欲求知足者,当念戒德具足,在闲静处而自修行,与止观共相应。
这里的欲求知足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们跳过。
若复比丘欲求使四部之众、国王、人民有形之类所见识知,彼当念戒德具足。
如果有比丘希望让世人都知道自己,应当持戒精严。
若复比丘意欲求四禅,中无悔心,亦不变易,当念戒德成就。
如果有比丘希望体验四禅,中间无悔不变,应当持戒精严。
若复比丘意欲求四神足,彼亦当戒德具足。
若复比丘意欲求八解脱门而无罣碍,彼当念戒德具足。
如果有人想要四神足,八背舍,那应当持戒精严。
若复比丘意欲求天耳彻听,闻天人声,当念戒德具足。
如果有人想要天耳通,听到天人的声音,那应当持戒精严。
若复比丘意欲求知他人心中所念,诸根缺漏,彼亦当念戒德具足。
如果有人想要他心通,应当持戒精严。
若复比丘意欲求知众生心意,有欲心、无欲心,有瞋恚心、无瞋恚心,有愚痴心、无愚痴心,如实知之;有爱心、无爱心,有受心、无受心,如实知之;有乱心、无乱心,有疾心、无疾心,有少心、无少心,有量心、无量心,有痛心、无痛心,有三昧心、无三昧心,有解脱心、无解脱心,如实知之。欲如是者,当念戒德具足。
这个也是如果有人想要他心通,应当持戒精严。
若复比丘意欲得无量神足,分一身作无数,复还合为一,踊没自在,化身乃至梵天,彼当念戒德具足。
如果有人想要神足通,应当持戒精严。
若复比丘意欲求自忆宿世无数劫事,或一生、二生乃至千生、百千亿生,成劫、败劫、成败之劫,不可称计,我曾死此生彼,名某、字某,或从彼终,来生此间;自亿如此无数劫事,当念戒德具足而无他念。
如果有人想要宿命通,知道自己宿世的事情,应当持戒精严。
若复比丘意欲求天眼彻视,观众生类善趣、恶趣,善色、恶色,若好、若丑,如实知之。或复有众生身、口、意行恶,诽谤贤圣,身坏命终,生地狱中;或复有众生身、口、意行善,不诽谤贤圣,心意正见,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意欲如是者,当念戒德具足。
如果有人想要有天眼通,应当持戒精严。
若复比丘意欲求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彼当念戒德具足,内自思惟,无有乱想,居在闲处。
如果有人想要证漏尽通,证阿罗汉,那就应当持戒精严。
诸比丘,当念戒德具足,无他余念,威仪成就具足,少过常恐,何况大者!
大家应当念戒,威仪具足,稍有偏差都应当惶恐改正,何况大的过失呢。
若有比丘意欲使如来共论者,常念戒德具足;
如果有比丘希望佛祖教导他,应当让自己持戒精严,戒德具足。
已戒德具足,当念闻具足;闻已具足,当念施具足;施已具足,当念智慧具足,解脱知见,皆悉具足。
自己戒德具足之后,就应当让自己听经闻法,多闻具足;
多闻具足之后,就应当让自己布施具足;
布施具足之后,就应当让自己智慧具足,解脱知见都具足。
若比丘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具足者,便为天、龙、鬼、神所见供养,可敬、可贵,天、人所奉。
如果有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5者都具足的话,那就会得到天龙八部各大鬼神的恭敬供养和尊敬,天、人都愿意供奉。
是故,诸比丘,当念五分法身具足者,是世福田,无能过者。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所以,这5分法身具足,就是世间的无上福田啊,大家要这样学啊。
大家听了之后,欢喜奉行。
这里佛祖让大家从持戒入手,逐渐证果。
对于正法时代的众生来说,这是很好的,很多人戒律成就。
对于现在这个末法时代呢,能够戒律成就的人就太少了。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要赞叹。
很多人一听到学佛要持戒,杀盗淫妄酒,一样都不能做,于是他就害怕了,说自己做不到这样啊,干脆就不学佛了。
对待这些懈怠众生呢,佛祖也很慈悲,也没有把他们一棍子打死,也没有说他们就只能等着下地狱了。
佛祖为这些懈怠的众生开示了净土法门,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借助阿弥陀佛的佛力,修净土法门,大家虽然目前还不能象那些精进的众生一样持戒精严,但是只要你肯念阿弥陀佛,愿意忏悔以前的过失,以后逐渐改正,逐渐提高,那么阿弥陀佛也愿意让你去极乐世界继续深造呢。
如果你去极乐世界之前,已经让自己持戒精严了,那恭喜你,你去了极乐世界,品位会比一般人要高呢,可以节省修行时间,可以更早的乘愿归来,度化有缘众生。
如果你学的比较晚了,或者进步比较慢,去极乐世界之前,持戒方面还做得不是那么完美,只要你的趋势是逐渐向好的方面进步,阿弥陀佛也愿意接纳你去极乐世界,你去了极乐世界之后,大环境不同了,持戒这个问题估计很快也可以解决了。
所以呢,我们在朝极乐世界前进的路上,一方面我们要有更高的目标,比如把上品上生作为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严格要求自己;论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
另一方面,也不要因为自己目前还做得不好,因此丧失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丧失自己往生极乐的信心。这个叫做劝人向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小乘阿含部第0539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