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忍辱持戒破戒善御思惟 |
分类: 07严持戒律 |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力。云何为二力?所谓忍力、思惟力。设吾无此二力者,终不成无上正真等正觉。又无此二力者,终不于优留毗处六年苦行,亦复不能降伏魔怨,成无上正真之道,坐于道场。以我有此忍力、思惟力故,便能降伏魔众,成无上正真之道,坐于道场。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修此二力,忍力、思惟力,便成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有一天,佛祖对弟子说:有2种力很强大啊,什么力呢?忍力,思惟力。
如果我没有这两种力,那就没法成佛的呢。大家都要想办法来修这两种力啊。
有人说,佛祖为什么只说2种力啊?不是有十力吗?
饭要一口一口吃,如果某一天你妈妈端了一个月的饭菜放在你面前,说,孩子,今天把这一个月的饭都给吃了。你吃得下吗?
就好象小学生,要先打好基础,以后念大学就很自然了,
如果有人对你说,小学生的课程都是没用的啦,你应该直接啃大学课程啊。
这种也是让人很无语的。
佛祖很慈悲啊,根据大家的情况,先介绍2种:忍力,思惟力。
那为什么要介绍这2种呢?
你有这两种力,你就能前进很远了。
首先你要能忍,忍什么呢?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至于无生法忍,现在说了也没有,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
对于大家来说,目前能做到生忍、法忍,那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你已经做到了生忍、法忍,那你可以先学习无生法忍。
对于精进群内的师兄来说,从什么地方开始修这个忍呢?
1
忍什么?
忍耐父母的唠叨、忍耐父母的不理解、忍耐配偶的脾气。
子女作业不会的时候,多一点耐心,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不要只会发脾气。
穿的衣服不如别人漂亮,要忍;
吃的食物不如别人精美,要忍;
住的房子不够别人宽敞,要忍;
别人开豪车自己坐公交,要忍。
这是第2
你如果把这2个方面做好了,那你修行就会越来越顺利的哦
忍说起来很轻松,做起来很难的,忍到你没脾气了,忍到你性如灰了,那你就有点本事了。
忍的同时要思惟力来配合。
你遇到事情,需要自己忍的时候,你当然要学会正思惟啊,依据佛法来分析你现在忍的这个事情,你经过这么一分析,发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然后就发现,咦,刚才的脾气哪去了?
这个正思惟上次在八正道里面说过了,时间关系,这里我们也不重复了,有兴趣的师兄自己下载看看。
问:前面提到的“不得已”破戒是指什么情况?
答:不得已可以理解为为了行菩萨道,为了度化众生,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再问:“不得已”往往是指被环境所逼,选择不是办法的办法。若如上所言为了行菩萨道,为了度化众生而不得已,那岂不是认为济公活佛本不愿度化众生啰?还请把道理向大家解释清楚。
答:这位师兄的问题比较深入,非常好,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如果是争论的场合,那么末学就不说了。
如果是大家是希望深入了解什么是菩萨心肠,末学可以分享一个佛祖曾经在因地杀人的故事。
这样或许师兄能对什么是“不得已”有一个形象一点的判断,避免自己以后随随便便找个理由,就说自己是不得已破戒。
至于别人破戒不破戒,那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我们应该关心的就是如何让自己道心坚固。
下面的故事比较复杂,大家耐心听完之后再讨论,希望不要误解。
我念过去世。时有五百商人入海求宝。是时别有一商人。其性刚强猛利暴恶。于海中路而忽相逢彼一商人即生恶心欲谋珍宝彼自思惟。我今宜应设其方便悉断彼诸商人命已。当取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
佛祖说:我有一世的时候,当时有500商人乘船入海去求宝,其中有一个商人心肠很坏,在海中忽然生出一种恶心,说,我现在应当想办法把其他人都杀掉,然后夺取他们的财物,自己回去享福。
是时五百商人众中有一商主。名曰善御。其性慈和于一切人常生悲愍。
当时这500个商人当中有一个领头的叫做善御,生性慈和,对一切人都非常慈悲。
商主一时止息而卧。忽于梦中见大海神出现其相。谓商主言。汝今当知诸商众外。别有一人其性暴恶。如是色相如是名字。彼人起贼害心欲谋珍宝。彼作是念应当速断诸商人命。取其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
善御当时正在睡觉,结果梦见了海神,海神告诉他前面那个坏人的阴谋,而且说出了名字和相貌。
是故我今如彼所念而先语汝。汝可思惟作何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复商众得全其命。
海神说,我现在告诉你了,你思考一下,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让这个恶人不造杀业,不要下地狱,同时又能保全其他商人的性命。
何以故。此五百商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住不退转。
而彼恶人于如是住菩萨法者。若造杀业永堕地狱无有出期。
是故汝今宜设方便善为救度。
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这其他的人啊,都已经是不退转的菩萨了,如果这个恶人杀害了500位不退转菩萨,那他的杀业将让他永堕地狱,没有出来的那一天啊。
所以你现在要想办法救度这个恶人啊。
尔时善御商主。从梦觉已即作是念。我于今时有何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得诸商人各全其命。
善御醒来之后,就思考这个难题,我要怎么办才能即让这个恶人不堕地狱,又能保全其他人呢?
于一日中如是思惟。求善方便而未能得。
乃至七日审谛思惟亦不能得。
想了一天也没找到好办法,整整七天都没找到办法。
过七日已即作是念。我今无复方便可得。但当于彼兴杀心者先与断命。彼断命故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令余众得全其命。
最后,他想了一个不得已的方案:
我现在没办法了,只能先把恶人杀掉。
他死了就不能造杀业了,这样他就不会下地狱,
其他人也能保住性命了。
如是念已而复筹量。我若与此五百商人共断其命。而五百人皆堕地狱。
我今宜应起大悲心为救护故。自手当杀。
然后又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与其他人一起杀害这个恶人,那么大家都要下地狱。
我现在应该保护他们,让我一个人杀他吧。
此杀因者。设于百千劫中获地狱报亦当忍受。
我现在很清楚,造了杀人的因,以后要受杀人的果报,现在这个杀业,即便以后在千百劫当中受地狱之苦我也应该忍受,不能抱怨。
但能今时以如是大悲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当免地狱无量劫苦。
又令住菩萨法者。诸商人众安隐无难。
只要现在能用这个不得已的大悲方便法门,让这个恶人不造杀业,免受地狱无量劫苦;
同时又能保全那些商人的性命。
尔时商主作是念已。即设方便乃断其命。
善御通过这样正思惟之后,就想办法找机会把恶人杀害了。
时彼恶人既此命终得生天界。
当时那个恶人死后就生到天界了。
彼五百商人者。当知即是此贤劫中五百如来。
那500商人,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贤劫当中的500位佛。
是时众中为商主者。即我身是。
善御,就是释迦牟尼佛啊。
故事就说到这里,学习了善御的“不得已”,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自己破戒的借口是不是真的“不得已”?
建议大家在听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大家对某些重要方面更加清晰。
戒的问题在佛法里面非常重要,不过道理比较复杂,很难一次讲完,那估计有人会觉得很枯燥,所以我们遇到机会就说一些,这样可能容易听进去一点。
这里我们先说一个简单容易记的,以后大家可以对照:
循序渐进,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舍己为人,无我无人。
前面讲的善御商主的故事,本来准备留到分享华严经的时候再说的,由于说得有点早了,所以必须再补充几点说明,避免有人误解。
前面说了善御商主为了救人,不得已杀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呢?
1
2
3
4
5
6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