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净土义工
净土义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499
  • 关注人气:2,6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提高你的忍耐力

(2014-04-16 09:30:00)
标签:

忍辱

持戒

破戒

善御

思惟

分类: 07严持戒律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力。云何为二力?所谓忍力、思惟力。设吾无此二力者,终不成无上正真等正觉。又无此二力者,终不于优留毗处六年苦行,亦复不能降伏魔怨,成无上正真之道,坐于道场。以我有此忍力、思惟力故,便能降伏魔众,成无上正真之道,坐于道场。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修此二力,忍力、思惟力,便成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有一天,佛祖对弟子说:有2种力很强大啊,什么力呢?忍力,思惟力。

如果我没有这两种力,那就没法成佛的呢。大家都要想办法来修这两种力啊。

有人说,佛祖为什么只说2种力啊?不是有十力吗?

饭要一口一口吃,如果某一天你妈妈端了一个月的饭菜放在你面前,说,孩子,今天把这一个月的饭都给吃了。你吃得下吗?

就好象小学生,要先打好基础,以后念大学就很自然了,

如果有人对你说,小学生的课程都是没用的啦,你应该直接啃大学课程啊。

这种也是让人很无语的。

佛祖很慈悲啊,根据大家的情况,先介绍2种:忍力,思惟力。

那为什么要介绍这2种呢?

你有这两种力,你就能前进很远了。

首先你要能忍,忍什么呢?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至于无生法忍,现在说了也没有,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

对于大家来说,目前能做到生忍、法忍,那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你已经做到了生忍、法忍,那你可以先学习无生法忍。

对于精进群内的师兄来说,从什么地方开始修这个忍呢?

从家人开始。

忍什么?

忍耐父母的唠叨、忍耐父母的不理解、忍耐配偶的脾气。

子女作业不会的时候,多一点耐心,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不要只会发脾气。

穿的衣服不如别人漂亮,要忍;

吃的食物不如别人精美,要忍;

住的房子不够别人宽敞,要忍;

别人开豪车自己坐公交,要忍。

这是第忍物欲

你如果把这2个方面做好了,那你修行就会越来越顺利的哦

忍说起来很轻松,做起来很难的,忍到你没脾气了,忍到你性如灰了,那你就有点本事了。

忍的同时要思惟力来配合。

你遇到事情,需要自己忍的时候,你当然要学会正思惟啊,依据佛法来分析你现在忍的这个事情,你经过这么一分析,发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然后就发现,咦,刚才的脾气哪去了?

这个正思惟上次在八正道里面说过了,时间关系,这里我们也不重复了,有兴趣的师兄自己下载看看。

问:前面提到的“不得已”破戒是指什么情况?

答:不得已可以理解为为了行菩萨道,为了度化众生,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再问:“不得已”往往是指被环境所逼,选择不是办法的办法。若如上所言为了行菩萨道,为了度化众生而不得已,那岂不是认为济公活佛本不愿度化众生啰?还请把道理向大家解释清楚。

答:这位师兄的问题比较深入,非常好,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如果是争论的场合,那么末学就不说了。

如果是大家是希望深入了解什么是菩萨心肠,末学可以分享一个佛祖曾经在因地杀人的故事。

这样或许师兄能对什么是“不得已”有一个形象一点的判断,避免自己以后随随便便找个理由,就说自己是不得已破戒。

至于别人破戒不破戒,那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我们应该关心的就是如何让自己道心坚固。

下面的故事比较复杂,大家耐心听完之后再讨论,希望不要误解。

我念过去世。时有五百商人入海求宝。是时别有一商人。其性刚强猛利暴恶。于海中路而忽相逢彼一商人即生恶心欲谋珍宝彼自思惟。我今宜应设其方便悉断彼诸商人命已。当取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

佛祖说:我有一世的时候,当时有500商人乘船入海去求宝,其中有一个商人心肠很坏,在海中忽然生出一种恶心,说,我现在应当想办法把其他人都杀掉,然后夺取他们的财物,自己回去享福。

是时五百商人众中有一商主。名曰善御。其性慈和于一切人常生悲愍。

当时这500个商人当中有一个领头的叫做善御,生性慈和,对一切人都非常慈悲。

商主一时止息而卧。忽于梦中见大海神出现其相。谓商主言。汝今当知诸商众外。别有一人其性暴恶。如是色相如是名字。彼人起贼害心欲谋珍宝。彼作是念应当速断诸商人命。取其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

善御当时正在睡觉,结果梦见了海神,海神告诉他前面那个坏人的阴谋,而且说出了名字和相貌。

是故我今如彼所念而先语汝。汝可思惟作何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复商众得全其命。

海神说,我现在告诉你了,你思考一下,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让这个恶人不造杀业,不要下地狱,同时又能保全其他商人的性命。

何以故。此五百商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住不退转。

而彼恶人于如是住菩萨法者。若造杀业永堕地狱无有出期。

是故汝今宜设方便善为救度。

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这其他的人啊,都已经是不退转的菩萨了,如果这个恶人杀害了500位不退转菩萨,那他的杀业将让他永堕地狱,没有出来的那一天啊。

所以你现在要想办法救度这个恶人啊。

尔时善御商主。从梦觉已即作是念。我于今时有何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得诸商人各全其命。

善御醒来之后,就思考这个难题,我要怎么办才能即让这个恶人不堕地狱,又能保全其他人呢?

于一日中如是思惟。求善方便而未能得。

乃至七日审谛思惟亦不能得。

想了一天也没找到好办法,整整七天都没找到办法。

过七日已即作是念。我今无复方便可得。但当于彼兴杀心者先与断命。彼断命故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令余众得全其命。

最后,他想了一个不得已的方案:

我现在没办法了,只能先把恶人杀掉。

他死了就不能造杀业了,这样他就不会下地狱,

其他人也能保住性命了。

如是念已而复筹量。我若与此五百商人共断其命。而五百人皆堕地狱。

我今宜应起大悲心为救护故。自手当杀。

然后又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与其他人一起杀害这个恶人,那么大家都要下地狱。

我现在应该保护他们,让我一个人杀他吧。

此杀因者。设于百千劫中获地狱报亦当忍受。

我现在很清楚,造了杀人的因,以后要受杀人的果报,现在这个杀业,即便以后在千百劫当中受地狱之苦我也应该忍受,不能抱怨。

但能今时以如是大悲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当免地狱无量劫苦。

又令住菩萨法者。诸商人众安隐无难。

只要现在能用这个不得已的大悲方便法门,让这个恶人不造杀业,免受地狱无量劫苦;

同时又能保全那些商人的性命。

尔时商主作是念已。即设方便乃断其命。

善御通过这样正思惟之后,就想办法找机会把恶人杀害了。

时彼恶人既此命终得生天界。

当时那个恶人死后就生到天界了。

彼五百商人者。当知即是此贤劫中五百如来。

500商人,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贤劫当中的500位佛。

是时众中为商主者。即我身是。

善御,就是释迦牟尼佛啊。

故事就说到这里,学习了善御的“不得已”,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自己破戒的借口是不是真的“不得已”?

建议大家在听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大家对某些重要方面更加清晰。

戒的问题在佛法里面非常重要,不过道理比较复杂,很难一次讲完,那估计有人会觉得很枯燥,所以我们遇到机会就说一些,这样可能容易听进去一点。

这里我们先说一个简单容易记的,以后大家可以对照:

循序渐进,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舍己为人,无我无人。

前面讲的善御商主的故事,本来准备留到分享华严经的时候再说的,由于说得有点早了,所以必须再补充几点说明,避免有人误解。

前面说了善御商主为了救人,不得已杀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呢?

只要管自己有没有破戒,不要管别人有没有破戒,搞不好破戒的人也是另外一位善御商主菩萨呢?

善御商主菩萨破戒的目地是可敬可叹的:毫不利己,全心利人。心里只考虑那个恶人以及其他的500菩萨能够解脱,宁愿自己下地狱。这个对于我们目前的层次来说,绝大部分人只能高山仰止,随喜赞叹,但是学不来。目前这个阶段也不需要你勉强的去学,为什么?因为你的忍力还不够,等你去了极乐世界,你的忍力足够了,等你到了八地菩萨的程度了,那个时候,欢迎你化身无数,舍己为人。

善御商主破戒之前的状态值得大家特别注意:他非常清楚,自己杀人,就要受果报,会下地狱。但是为了救人,他宁愿忍受地狱的无量苦难,获取别人的安宁。

善御商主破戒之前是做了很多思想工作的:思考了7天,始终没有找到其他更好的办法,所以实在是不得已,只能出此下策了。

对于大家来说,如果根据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让自己持戒了,那就不妨尽量去持戒,不要随便找个理由让自己“不得已”而破戒,你的理由很可能不成立的呢。

对于你遇到的出家人,如果你看到对方破戒了,你应该怎么做呢?这个比较复杂,要分情况对待了:

你不必批评对方。道理说过很多次了。

如果你没有能力分辨对方是不是善知识,你可以远离;

如果你有能力分辨他说的内容是不是如法,那么你也不必远离,你可以继续观察,并且用你的正见去分辨他说的内容,如法的就欢喜奉行,不如法的呢,就当作耳边风了。

如果你发现他说的不如法的内容比较严重,比如赞叹淫杀盗妄,那么不管对方有多大的名气,建议你最好远离。

    以上内容,供大家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