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读经与分享的目的和方法

(2014-04-17 09:30:00)
标签:

佛祖

烦恼

修行

戒律

佛经

文化

分类: 13自利利他

  佛祖教大家修行,如果从自力法门来说,就是让大家通过修行,消除各种烦恼,这样才能了脱生死。

有人说,我没有烦恼啊,好像很快活啊。

其实不是你没有烦恼,而是你烦恼的地方你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你的烦恼。

佛教里面对这个烦恼有很多种不同维度的剖析,名目繁多,目的是让不同根性的人,都能从适合自己的角度来了解自己的烦恼。

比如说见爱二烦恼,三毒,五盖,十使,九十八使,六种根本烦恼,二十种随烦恼等等。

这些我们之前都已经陆陆续续说过了。 

对于喜欢简略的师兄来说,你就学这个三毒,五盖,六种根本烦恼;

对于喜欢复杂的师兄来说,你可以学习这个十使,二十种随烦恼;

喜欢研究名相的,你去了解一下九十八使,也是可以的。
其实不管你学哪一个,关键是要对自己的修行有所帮助。

什么帮助呢?帮助你消除烦恼啊。

如果你越学烦恼越多,那你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啊,是不是学偏了啊?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你的贪心重,那你就重点去学习一下,如何对治自己的贪心;如果你的嗔心重,那你就重点学习一下,如何对治自己的嗔心......

就拿读经书这个事情举例来说吧:

有些人读经书是为了炫耀自己有修行,显示自己博学多闻,希望别人赞叹自己。这个就会越修越烦恼了。因为你不明白读经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我们读经书是为了让自己明白道理,让自己信心坚固,从而能够让自己严持戒律,一门深入,依教奉行。

如果你不是这个目的呢,那你变成一个复读机,变成一个词典,那也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虽然能够远作菩提之因,却不知道那一辈子才能解脱了。

有些人说,我不喜欢读经书,我喜欢在群里面发经文,让别人去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想啊,如果有人整天发一堆你看不懂的内容,你觉得你有没有收获呢?

估计收获是不大的呢。反过来说,你自己都不愿意仔细去看看,不愿意仔细去读一遍,甚至有一些很明显的错误,这样的内容,你怎么就忍心丢出去让别人看呢?

有人说,我自己读过了,觉得很好,所以发出来给别人看。

这个呢,比前面那一种人要好很多了,至少你自己受益了。

不过呢,别人是否受益就难说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现在都对文言文不太熟悉,同样两段文字,一段是文言文的,一段是白话文的,大部分人都只愿意看白话文的。

所以你如果看到佛经或者祖师开示,觉得很好,要跟其他人共享,最好要加上白话解释,这样才能对更多人有所帮助。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不能够只发白话文,一定要先发原文,再发白话文。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白话文,只是一个浅显的引子而已,是不能够代替愿文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浅显的引子,让别人逐渐愿意去了解佛经的内容,逐渐提高能力之后,慢慢的对照着去看经文原文。

所以呢,只发原文,看的人少,受益不大;只发白话,没有传承,容易把真正有价值的愿文遗忘了,我们不要做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

说到传承,我们发一个内容的时候,尽量要找到可靠的出处,并且把这个出处告知大家。避免久而久之,以讹传讹。

传承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够保证你所学的内容不至于有大的偏颇。

比如说,我们学可靠的佛经,读原文,这个是有传承;

我们读佛经不容易看懂,那么去学习一些公认的祖师大德对这些佛经的注解,这个也是有传承;这个才可以让你做到四依法里面的:依法不依人。

比方说有些人因为种种目的,随意解释佛经,那么你可以去看原经文,看其他大德的注解,去看看对方说的是不是正确的。

如果有人更加过分,甚至篡改佛经,甚至伪造佛经,这个普通人就更加难分辨了,因为伪造佛经的人,那还是有一定的忽悠能力的,甚至能力远超普通人,你需要读更多正法的内容才有能力分辨出来对方说的究竟对不对。

那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怎么处理呢?

不建议大家去争辩,因为这样的争辩通常都没有结果。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白白浪费时间。

每个共修群有自己的适应人群,根据这个人群的特点,制定对应的规则,让这个人群更好的从共修当中受益。

如果你认为这个群体适合你,你愿意遵守群规,那你就留下来,老老实实的共修。

如果你认为这个群体不适合你,你可以选择离开,没有人强迫你一定要委屈自己勉强接受群规。 

愿意加入,遵守群规,大家欢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意见不同,不妨保留,莫造口业,另寻道场,各自珍重。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