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将有约——纪习涛

(2011-11-15 16:03:19)
标签:

体育

纪习涛

中国

公路自行车

司马飞燕

分类: 单车狂人看自行车竞技

热爱自行车运动的人应该知道这个地方,八一军体大院。这里有一群中国骑公路自行车最好的八零后。我和老公第一次去妙峰山骑行的时候,就遇到了他们在训练,嗖的一下从身边飞过消失在山的尽头。因为有了那样的经历,所以我们才知道观看环京赛一定要在解字石那样的高难度爬坡点,只有上非常难的山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放慢脚步。无论是公路自行车还是场地自行车里的长距离项目,他们都占据了全国领先的地位,所以想想李富玉率领的山东军团能够突出重围取得成绩真是不容易的事情。还有黄金宝率领的香港军团,三足鼎立的态势下,天津李维能在场地积分赛上夺冠实属不易。

 

为什么这样赞美这个团队呢?因为我从小就生长的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也曾经是一个部队大院,每年都要去西郊的总后军事科学院看望现在已经年过7旬的叔叔,几十年耳熏目染自然知道部队系统的生物医学科学的实力。所有最好的设备、一流的人才、全国各地的资源都可以汇聚在这里。所以他们有实力最强大的自行车队伍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了。

 

http://s7/middle/53d58d83tb1c16f35bb06&690

邀请我走进这所大院的就是名将有约的主人公——纪习涛。在这次环太湖比赛中,他和战友马海军、张文龙取得了大中华区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http://s1/middle/53d58d83tb1c1bdf03cb0&690

作为最优秀军团里的代表人物,自然奖章也是多得数不清。

 

http://s3/middle/53d58d83tb1c1c5712232&690

获奖证书多得可以象 陈光标 一样出一本很厚很厚的书了。

 

http://s16/middle/53d58d83tb1c1cb731d9f&690

现在需要补充一下了,上面那个美滋滋的不是纪习涛,是我家老公玉昆,这个坐宿舍单人床上的邻家大男孩才是纪习涛。玉昆正向他提问呢。我相机里纪习涛的比赛照片很多,但是亲身接触一下本人的感觉和照片里传递出来的阳刚之美还略有不同。纪习涛的眼睛很大也很好看,说话很实在,属于有一说一的那种感觉,所以我们很容易切入主题讨论自行车的很多细节话题,毕竟微博博客相互关注了有一段时间了,没有太多的铺垫直接进入主题。

http://s12/middle/53d58d83tb1c1d4086cfb&690

第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八一军体大队可以率先开始使用训练摇车的骑行台,因为车手身体的质量远大于自行车,如果在最后的冲刺过程中,随着踏频左右摆动的身体重心必然会消耗车手的生物能量,左右摆动的重心不仅容易造成最后三公里的摔车,也无法有效地观察对手的情况发动准确的攻势。

 

纪习涛也承认环北京赛是他们参加过的最高水平的自行车比赛,相比国内的比赛,各个车队在最后的进攻中都各走自己的车道,不会象国内的比赛那样在最后的冲刺中发生有意或是无意的碰撞。为了在国内的比赛中获胜,所以中国车手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体重才能抗住在最后的较量中不被撞到。这让我想起了在老山看见的一次女子凯琳赛最后撞车的场面,第一名穆迪是在昏迷状态下抬出芦城场地自行车场的,当时我的心都快吓得跳出来了。肯定没有人愿意在比赛的时候出现那样的事故,但是从小没有训练过平稳的骑行方式,长大以后速度是上去了,可是身体和车子的重心越快越走S路线,真的是对自己和他们生命的巨大威胁啊。

 

纪习涛说作为他们那样的高手自行车运动员几乎已经不再进行骑行台训练了,还有关于弯道技术劈腿的事估计也只能是习惯了,我们队二姐夫回敬道:刘翔都七步变六步半了,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是啊!关于摇车重心训练的问题,和骑行踏频的监控还有身体柔韧性的训练一样是应该从入门的头两三年开始从头就做对的!

 

http://s3/middle/53d58d83tb1c1e7f5a192&690


好我们继续说踏频的问题:八一队只有少数队员有心率表和踏频表合一的电子设备,其他队员没有监控训练中“平均踏频”的习惯。我们总是传说环法的踏频是100-110,可是我们队员比赛中的踏频经常不过90.如果人体真的有传说中的快肌肉和慢肌肉,那训练就一定是把快肌肉变粗的过程,怎么可能平时用慢肌肉,比赛的时候快肌肉就突然冒出来了不成?

 

虽然我们平均踏频100骑段车子门都没有,但是面对国家最顶级的自行车高手,发表一下意见提出一点希望的勇气还是有的。意见是提了,但是眼神中他们一定是可以看出来我们对这群自行车人的欣赏和鼓励,月底他们马上全部都要去云南高原训练了,希望他们能记得我们的鼓励和赞赏,那些建议和意见肯定需要有更高级别的智囊团审议了之后才能有计划地去操作,我们就是希望明年的环京赛,中国的公路自行车运动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http://s10/middle/53d58d83tb1c24ee5af69&690

这是我在环京赛的第一天拍到的纪习涛过弯道的瞬间,和外国运动员相比他的两个食指靠刹车上了,虽然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个人赛运动员,他的弯道贴边技术是最好的,但是显然没有弯道全力握把的马海军还有外侧全力握把的王美银在那一天的比赛用时更短。有一说一的纪习涛对我说,这样的技术虽然在过弯道的时候速度并没有减少,但是在出弯道的时候加速度肯定会大打折扣。我看很有道理。

 

给力的马海军

http://s1/middle/53d58d83tb1c269796810&690

努力的王美银

 

http://s15/middle/53d58d83tb1c271b4c9ee&690


http://s11/middle/53d58d83tb1c26a3e9d2a&690



http://s13/middle/53d58d83tb1c26b406dbc&690

 

后面的几个就都不认识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弯道的时候手放上把位在环京赛这样高的自行车比赛过程中,个人计时赛的成绩肯定是要垫底的了。公路自行车运动是一项很特别的运动,就是教练员在比赛的过程中看不到运动员的技术、状态、情绪,全部都要比赛结束以后看成绩,很多细节就算教练员赛前已经说过了,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中走了样谁也看不到。所以我们这样的自行车迷里摄影设备水平高的就有了发挥的空间。不过我们再努力也没有他们专业的运动员眼光高,这次拍环京赛第一天,就是上海队退役的小孔教练帮忙才让我坚持拍到了全部队员的弯道瞬间,明年和中国自行车国家队一起继续努力吧!

http://s15/middle/53d58d83tb1c26b9bf15e&690

http://s1/middle/53d58d83tb1c26bf78370&690

 

 

http://s13/middle/53d58d83tb1c2ac52d08c&690

http://s10/middle/53d58d83tb1c2acdc2c79&690

环京赛中同样作为主将最后一个出场的纪习涛还有托尼马丁,我们来比较一下,

 

第一、印象就是风阻差别很大。

第二、马丁用码表了,纪习涛没用

第三、纪习涛的颠环还有一个,马丁没有

第四、纪习涛的下把位似乎更高一点。

 

反正专业的自行车运动员在骑行的时候就是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看看纪习涛脊柱弯曲成的那个样子,我们大街上谁那样骑过?怎么说也是一个缩骨功的高人啊!好在这样的体型我在练动感单车的时候经常在王小强身上看见过,所以后来只要看见再高级的自行车上坐着一个板直板直的脊柱就肯定不可能是高手。真的高手的脊柱叫猫背,就是纪习涛这样的,再高就是托尼马丁这样的了,据说他来自自行车世家五岁开始练自行车,全身为自行车而生的人!

 

最让纪习涛羡慕的是托尼马丁的大长腿,纪习涛的已经很长了,可是马丁的更长。关于中国人身长腿短的评论我早就看见过了,可是今天着一听却有些二乎了,如果骑行过程中重心稳定动能相等,应该是双腿的质量越小自消耗的生物能量越少啊?当然如果双腿的质量相等,长身约短整体质量就越少,理论上讲双腿的质量和输出功率是无关的,不一定腿越长输出功率越高,风阻大小和身长也不是正正比的,只要缩骨功的功夫更深,横截面少就成了。

 

所以理论上讲,纪习涛的垫圈还要去掉,弯把还要再低一点,甚至可以参考黄金宝的自行车延长立把,瑜伽缩骨功还要再练起来,最后就是牛蹄筋、板筋、牛心管还要再多吃一点。我的建议把他们都逗乐了,对于这样狂热的自行车爱好者他们还能说什么啊?好好努力就是了!怎么练还是要听专家智能团的不是?

 

这次聚会纪习涛送给我一件八一队的L号队服,这已经是环京赛后得到的第二件荣誉衫了,第一件是李富玉给的鸡蛋西红柿国家队的队服,说实在的敢穿这两件骑行服出门的姑娘真的不多啊!这可不比国安队的绿色球衣啊!满大街都是!不过想来如果五年环京赛之后,满大街都是鸡蛋西红柿的骑行服该多好?自行车太有趣了,四年的学习我们从运动到生理、从机械到摄影,如果四年之后的北京真能满大街都是国家队、八一队、北京队的骑行服,大家微博里讨论的都是自己的爬解字石经历和猫背训练心得,总比现在这样张海迪退微博、女流氓砸场司马南要好很多吧!

 

我是通过 @大纪PLA 认识的纪习涛,网络实名制给了我们方便快捷找到对方的机会,网络也掺杂了无聊无趣无味的垃圾信息,今天我享受着网络让我们了解中国最棒的自行车运动员的机遇,真心的希望那些网络流氓们别把这些中国人里骑车骑得最快的人也象张海迪那样给吓跑了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