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老师看待历史的温情和敬意

(2009-09-07 16:10:23)
标签:

温情

敬意

汉宫

明妃曲

昭君

塞外

袁腾飞

杂谈

分类: 读史随想

  (感谢博乐将此文推荐到新浪“草根名博”首页)

  

  最牛历史老师袁先生作客央视,畅谈史观。认真看了看,受益良多。

  郭德纲说“我和中国相声界有个分工,我负责幽默,他们负责品位。”在看了袁老师的多个视频后,我觉得说不定袁老师和中国史学界也有个分工,他负责搞笑,其他人负责学术。没想到当晚的袁老师居然是一本正经,至为严肃。看来央视果然厉害,所以郭德纲不敢上春晚,不然他也要负责品位,不能再负责幽默了。

  袁老师说的一句话,我深为赞同,觉得讲到心窝里去了。那就是当小崔问“如何看待历史”时,袁老师敛容答道:要带着温情和敬意看待历史。

  此话真是至理名言。可当让袁老师给大家讲一段“昭君”的时候,袁老师曰:“昭君和亲……后来昭君丈夫死了,按胡俗昭君还要嫁给单于的儿子,昭君就不干了,上书朝廷,要求回来。朝廷说:你再干一任吧,为了国家。得,昭君就再干一任了。”(大意如此)

  这就是袁老师对待历史的温情与敬意。一个远出塞外的女子,就这样在袁老师充满温情的几句话中再干了一任。我不知道学生听到这段话的态度,我的确看见现场的观众笑了。在这种笑声中,他们究竟对昭君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这几天连续写了汉宫中那些薄命的女人:高祖薄皇后、文帝窦皇后、武帝栗姬、卫子夫。三天来一直想接着写陈阿娇,可始终无法下笔。一合上书,就想起王荆公的那首《明妃曲》,作者带着温情对万里之外的昭君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韦鞲毳幙,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晨坐听之,不觉泪下。”这是同样远居匈奴的李陵说的。一个曾经统临重兵追亡逐北的汉室将军,竟至于写下如此催人泪下的话语,那么一个汉宫的美人,又该如何去面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呢?

  我们的历史,有无数以极大温情和敬意去描述昭君的作品,可袁老师偏偏选择了一个“再干一任”。

  无论如何,我不相信一个满嘴“贼王八”“王八蛋”评述历史的人,对历史居然怀有温情和敬意。

  正如我不相信他对昭君有温情和敬意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