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家学写点旧体诗,语言才能过关

分类: 观天下 |
苏炜,笔名阿苍。中国大陆旅美作家、文学批评家。1953年生于广州。有长篇小说《迷谷》和中篇小说《米调》等。此外,他还是“中国知青组歌”《岁月甘泉》的歌词作者。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时下旧体诗作者逐渐增多,但与作者多于读者的新体诗相比仍然寡众悬殊。您认为应该如何看待旧体诗与新体诗的关系?新体诗与旧体诗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苏炜:诗歌除了分行之外,还必须具有韵律,这是它与散文的最大区别,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新体诗到现在仍未解决。“五四”时期白话新诗尚且稚嫩,后来抗战时期的革命诗,甚至现代派、朦胧诗,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诗歌是文学里的哲学思考,写旧体诗的同时,我也想写新体诗,但每次都望而却步,因为我不知道标准该落在哪里。今天,之所以读新诗的人比写的人少,主要原因还是他们找不到评判的标准。我写艺术批评,包括美术、音乐、戏剧等等,文学就更不用说了,但在文学中我唯一没有写过的就是新诗评论,因为我找不到批评标准,我只能隐约地在审美意境方面感觉到什么样的诗歌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但我找不到具体标准,所以我不敢评论。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 文/图)
前一篇:“郑声淫”的多重含义
后一篇:【资料】程坚甫诗七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