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声淫”的多重含义

(2020-11-10 10:56:05)
分类: 文学评论

作者:孙克诚

  先秦时孔子提出了“郑声淫”命题,《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从此,“郑声淫”成为学术史上的经典性议题,阐释之见互出。笔者认为,郑声为郑卫之地所出新声,孔子所谓郑声之“淫”,重在言其声律背离雅乐,亦包含乐、诗、舞皆淫的意指,是其对乐制既溃的指斥。

  ……
  处于衰微之世的孔子,看到了郑声对礼乐制度的冲决之力以及对世道人心的瓦解之效,看到了它使社会溺于声色而败国乱政的危险之兆。所以,他发出了“郑声淫”“放郑声”的呼喊。但是,这在礼制已崩的变乱时代中,注定是徒劳的努力。

原题:“郑声淫”蕴含多重意指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