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篇明清文人的性灵文章

标签:
性灵文章 |
分类: 文史资料 |
《影梅庵忆语》(性灵文学名著汇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三月版,艾舒仁编次、冉云飞校点,全书三百八十七页。
出版说明云,据国学整理社一九三六年版,朱剑芒编《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整理、校点。书前有冉云飞长序《悲欣交集的日常生活》。
全书收十篇明清文人的性灵作品。
《亡室沈安人传》
明叶绍袁(进士)怀亡妻之作。写妻子为自己抄写文稿、脱下簪珥帮助朋友、典当衣物资助从子、口授儿女《毛诗》《楚辞》《长恨歌》《琵琶行》、与夫挑灯夜读鲍明远《愁苦行》以为乐。
“诵薄澣我衣,即曰:‘后妃尚尔,我辈岂宜靡奢!’殊有桓车骑着故衣之想,经年不一更换。”“生平不解脂粉,家无珠翠,性亦不喜艳妆,妇女宴会,清鬓谈服而已,然好谈笑,善诙谐,能饮酒。”
沈安人是个知书达理,能诗能文善书的贤良之妻,相夫教子,安贫乐道,不忤婆婆的好媳妇。可惜叙述多,描写少,尤缺细节。《窈闻》《续窈闻》则叙亡妻入仙班,在无叶堂受戒,是大段对话和诗句。
《三侬赘人广自序》
明末清初汪价的一篇长达万言的长序。汪价写了生活趣事和自身经历。
其中一段“声色移人说”非常有名,可是许多书误作金圣叹所写,只因汪价乃一介布衣、没有显赫的名声而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九六一年编的《不怕鬼的故事》选了汪价儿时读书识破怪声音的故事,写汪竟夜读书不缀。
汪价说自己一生遭罹奇厄,行于路,凡三遇虎。
“壬申,先君命余至荆州,谒贺惠藩,道经玉泉山,有虎踞崖,仆夫骇走,虎跃入田,攫一鸡,掠余马尾越涧去。庚子,游密之超化砦,饮于张鉴空山斋,红蕊侑酒,不觉狂醉。扶置马上,鼾然据鞍而行,闻从人讙噪声,次日始知有虎引二子饮涧中,都无动色。甲辰,游富春山,登子陵钓处,因访桐君,见山门绝巇。一白额虎坐(“日”旁加“间”
)溪流,余与众客方侧行岩下……”
荆州乃湖北、密乃河北、富春乃浙江。壬申即清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庚子即顺治十六年,公元1660年;甲辰即康熙二年,公元1664年。
这三则材料离我们今天四百年不到,那时老虎在我国是普遍的。上海宝山在明英宗正统二年,即公元1437年就在江东(浦东海滨的“宝山”
)捕杀过两只老虎。可见那时的自然环境是何等好,人与自然是何等的和谐!
汪价能直言不讳地谈自己的生活、遭遇、对世事的看法。
他喜欢喝酒、爱食醋,尤爱食蟹和初夏的蚕豆。怕狗、怕恶声、怕笑面多智人。年轻时懒惰不大喜欢洗澡,老了才享沐浴之乐。含饴弄孙,喜听小儿琅琅读书声,童心不泯。甚至直言个人的性生活“壮时不免房帷之好”。
如此坦诚,如此直言不讳,在今天也是难得的。真正是“不拘格套独抒性灵”。
汪价著作颇丰,“少辨《方言》,作《侬雅》四卷。蒙难时作《火山客谯》十五卷,《广禅喜》一卷。会有感喟,作《鼠吓》五卷。豫游最久,作《中州杂俎》二十四卷。同人问讯,作《千里面目》六卷。老闲半舫,作《化化书》十二卷,《人林题目》八卷,《蟹春秋》一卷。《三侬赘人诗文全集》。
《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
李笠翁作,怀念两个不幸十九岁就夭亡的贫家出身的天赋歌者。笠翁曾使之怀孕生儿,惜早夭。音乐确实得靠天赋,后天习得毕竟吃力。
《香畹楼忆语》
清陈裴之作。其妻允庄孝顺,誓愿长斋绣佛,选明诗彻夜。为夫访置簉室(偏房),陈一概谢绝,并作诗以志。紫姬倾慕他的才华和为人。可惜名士白头,美人黄土。令陈伤怀不止。陈艳福不浅,两个女人皆美艳可人孝顺公婆,且知诗文有情趣。可惜妻身体不好,姬早逝。看来人不能两全。文中引诗不少,但描写不够细。
《秋灯琐忆》
清蒋坦著,忆夫妇之乐。文中夫妇对话很精彩。
“秋芙每谓余云:‘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仅存者,十之一二耳;况我辈蒲柳之质,犹未必百年者乎!’庾兰成云:‘一月欢娱,得四五六日’,想亦自解语耳。”
“秋芙顾镜吟曰: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余抚然云:生年不满百,安能为他人拭涕!”
一日,余戏题断句叶上云: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明日见叶上续书数行云: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字画柔媚,此秋芙戏笔也。
忆戊申秋日寄秋芙七古句云,“名争蜗角难言胜,命比蚕緰岂久坚。”
《买陂塘词》后半有句,“怕再到兰房,剪灯私语,做梦也无分”。时宾梅以纨扇属书,因戏录之。宾梅见而笑曰:做梦何以无分?秋芙笑云:想‘新来梦也无’耳。相与绝倒。
后半段写抚鸾降坛之事,且有赠秋芙诗。抚鸾之事儿时听父母说起过,可我未见过,不知详细。
唯此篇写夫妇情趣而没有生离死别,且说要“与秋芙结庐华坞河渚间,夕梵晨钟,忏除慧业”,“愿世世永为夫妇”云。
如此情投意合,能一起谈诗论文,又那么知趣,实在是难得的佳偶。
《扬州梦》
清周生著,四卷。写洪杨之乱前,即咸丰十一年前,粤乱尚未波及扬州之时。
一、二、四卷皆记扬州妓女传略、花丛经历、诗词。
唯第三卷最有价值,除了妓女事略,还详尽记载了扬州的风俗人情,再现了当年扬州的风貌。
文中写到扬州的节庆、人物、古迹、船、衣、食、鞋、舆、仆、婢、宴集、点心、鸦片、窗酃、家具、镜、烛台、手炉脚炉、石、印章、烟具、钟表、字画、爆竹、符录、藕菱瓜、花卉诸多日常生活的细节。
第一卷《梦中人》中《爱娘》一则引俗语“赔钱货,买官做”句。周生曰,“官”乃是“龟”之谐音,其实是“赔钱货,买龟做”。
《白牡丹》一则,有白牡丹堂联:
能忍耐终身受用了;大学问安心吃亏。
说的是做人的道理。
“无过毁者自无过誉”,其实是无过誉者必无过毁。说的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第三卷《梦中事》记:
尝梦二句云:“泪是目旁水,愁是心上秋”是拆字格。
戏取姓氏周字,从人卜事,术者曰:“当得十妾,盖同心有十也。”吾曰:“周尺七折,十而七,足矣,敢求极乎?”术者曰:“不然。且吉,有酒有食,而无事乎金帛。”吾曰“何则?”术者曰:“其字为用口,先生言语妙天下,直须此三寸舌尔。”
吾曰:“噫!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处士之口,尚可用乎?而以之求妻妾之奉,是愈横也。”
术者曰:吾知之矣,口上加田,余其旁偏,舌耕逢年,古月蝉联,合其中间,千秋团圆。先生其不饥不寒,家人斯安乎?冈极祝嘏,三百六十有五,而象应周天,子孙千亿,比螽斯之蛰蛰,而颂美周南,先生于此,可云仙矣,而他何求焉?余笑应之曰然。
两则皆是拆字格,而第二则之术人显然是读书人出身,懂诗文,能察言观色。奉承话,人皆愿听的。
扬州烟花之地,有六朝繁华的古迹。有“瘦马驹”之名的美妓,难怪古人有“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叹!
《小螺庵病榻忆语》
清孙道乾著。悼亡女,忆女儿病榻语十六则。
儿曰:“记得画帧有作二白鹭、一青莲华者,题曰‘鹭鹭清廉’:今拟绣一白鹭以木芙蓉代水芙蓉,取‘一路荣华’,意不嫌俗否?”
红颜薄命,如此聪颖的女儿早夭,让作者伤感不已。
看看当年文人的生活、经历、情感,让后学如我倾慕、感慨。
明清文人细腻浸淫的人性生活,对今天不无启迪。
前一篇:差点成为袁枚女婿的曹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