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锺书读书笔记:评孔尚任诗

(2019-10-26 11:08:28)
标签:

钱锺书

孔尚任

分类: 文史资料


载《中文笔记》第一册(24)

钱锺书读书笔记:评孔尚任诗


阅孔、刘合刻《长留集》毕[18] 。孔东塘尚任所选刘在园七言近体,刘在园廷玑所选孔东塘七言近体,各选而合存者。两人生渔洋、竹垞之世,而天壤间同调落落,相望唯吾与尔,磁针珀芥,笙磬水乳。东塘为渔洋乡后进,又为僚属。观张山来《友声集》所载东塘诗札,则渔洋刊入《昭代丛书》各种,皆东塘居间。而《集》中道渔洋数处,不甚推尊其诗,且偶有微词。刘氏诗不载渔洋所作《序》,且谓与渔洋从无赠答诗。此《集》有吴孟举《总序》,略云:“近世主领骚坛之人,每对学者讲三昧、谈神韵。问其所以,则曰:‘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作诗久,自能了悟。’比于禅宗,则棒喝之微旨也。其真与伪,学者且不能知之,又安能学之?吾谓大抵袭沧浪之绪语耳。夫诗者,即景即事,有情有理,率其天真。非谓别有门庭,传授衣钵,不许门外汉窥半字”云云,几于指名诃斥渔洋。此段公案,说清初诗派者从未拈出。世仅知孟举彙选渔洋兄弟等八人诗,刻于禾中耳。东塘《序》云:“性灵日新,生意无穷。凡情触于景而无所不言者,感发之谓也;景缠于情而不能尽言者,涵蓄之谓也。非谓平熟含糊剿袭陈腐之语,不痛不痒,自欺欺人,而遽谓之涵蓄也。若持盛唐而薄近代,则人亦将持《雅》、《颂》以薄汉、魏。虽有圣哲,不敢以一画之浑沦,而薄六经之详明,风雅变迁,亦若是尔。”在园《序》复记东塘语曰:“世运递迁,而声诗乘之。不能不变者,诗之体裁;未尝或变者,诗之旨趣。兴观群怨,古今皆同。诗人多读书,自发其所欲言。至于汉、魏、唐、宋,当置度外。盖诗以道性情,更无他义。体裁之古今,无关于性情。子慎勿仍存汉、魏、唐、宋之见,以自挠其天真也”云云。是则当时渔洋乡后辈之标异送难者,不特赵秋谷。且东塘持论,较秋谷为更抉根见柢,已全开随园之说。此事亦从来谈艺者所未道。【刘氏《在园杂志》卷一:“仕途中交际,必委用家人,容易作弊为奸。未闻于诗文投赠,亦恣肆需索者。甲子,予谒王阮亭先生,以《葛庄诗集》呈教。先生极口称赏,许作《序》。越月往领,阍人辞以未就。适先生奉命秩祀南海,私计先生王事匆迫,无暇及此。不知其脱稿已久,而家人辈匿为奇货,横索多金。予与先生文字交,若贿而得之,不几污先生之清白乎?迨先生回都,踵门往候,入座即道:‘前《序》因行急,殊觉草草。’予谢:‘尚未颁发。’先生怒诘家人,随检付。别后闻即重惩之矣。”卷一自引《结交行》两句(“嗟此纷纷假弟兄,五伦忘却真朋友”)讥结盟也。卷二载《与常建极书》有云:“老生常谈辄曰:选体、汉、魏、六朝、初、盛,此好高骛远,夸示于人耳。但取与我性情相近者,如唐之钱、刘、香山,宋之后村、石湖、剑南”云云。】东塘、在园之诗,皆直道当时语,务为真率白描,不讲格调藻绘,时失之俚野轻俗。宜其偏师不能撼阵。东塘尤生硬,乏新意新趣。七绝尚偶有致,亦以本事可供采撷。七律一无足取。在园较情词细贴,似稍染指香山、放翁、诚斋者。故当时有“学宋诗”之嘲,非如东唐之“短笛无腔信口吹”也,多可入《随园诗话》。【绝句似诚斋,律诗近白、陆之颓放者,而亦有诚斋之写景活泼处。】【《随园诗话》卷十四:“刘廷玑诗,或嫌过轻俏,然一片性灵,不可磨灭。“《梧门诗话》(杨亨寿钞订本)卷二:“诗尚浅近,而独抒姓情,有老妪解颐之趣。”】东塘太半俚率,而在园常失琐俗。

孔七绝《清明红桥竹枝词》(所写可与《陶菴梦忆》卷五“扬州清明”条印证,盖虽经鼎革,而盛况不减):“长桥挂在绿杨树,新月蛾眉色又红。水陆分成十字路,画船南北轿西东。”

“迎神会里齐敲鼓,宫戏场前也斗鷄。绝好红桥人闹坏,傍花村店觅诗题。”

“法海红桥浅水通,船船堂客隐帘栊。相逢半尺挨肩过,粉气衣香占上风。”

“穷船词客富船商,挟妓招僧两未妨。迎著桥边拱手过,纷纷各为踏青忙。”

“桥边久繫阿谁舟,也爇香炉试茗瓯。好树桃花红照眼,贪赢马弔不回头。”

《戏题冶游图》:“可惜罗敷自有家,秋千架影向东斜。牆头不看红成树,遶地间寻戴过花。”

《燕台杂兴四十首》序云:“蜗寓在宣武门外,距太学十五里。每月堂期六次,计一岁往返二千二百里。予十年博士,在馆者六载,盖行一万三千二百里矣。昔人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难乎为诗。’今成均既无书可读,而僕僕软尘中,亦无景可写。甲戌春,坐舆人肩上,辄吟断句,无体无格,不伦不类,间作注解,以当诗话。”

“弹铗归来抱膝吟,侯门今比海门深。御车扫径皆多事,只向慈仁寺里寻。”自注:“王阮亭司农,龙门高峻,寒士不易登造。每过慈仁廊下购书,乃得一望颜色。”【《古夫于亭杂录》卷三:“昔在京师,士人有数谒余而不获一见者,以告徐健厂。徐笑曰:‘此易耳。但值每月三五,于慈仁寺书摊俟之,必相见矣。’如其言,果然。”】

“乌目山人五字雄,年年锁院信难通。南巡图就才应尽,结果王维一画工。”自注:“王石谷,诗人也,而以画著。今被召绘《南巡图》,三年未成,呜呼老矣!”

“今古文章中座师,何郎不第未为奇。由来买马非生马,哭倒金台笑尔痴。”自注:“何屺瞻癸酉下第,恼不出户者数月。”

“妙手黄筌久出羣,琵琶又胜画三分。樽前一曲关何事?坏我青衫最是君。”自注:“黄葵园卫。”

“曹谢王田接李边,从来风气济南偏。孙登一啸如鸣凤,人世萧韶是旧传。”自注:“阮亭、伦霞、实厂、方山四公领袖风雅,俱济南人。今孙子未检讨音调高朗,又开济南风气。”

“算袋诗囊不离身,低垂白髮走红尘。我通乐律君精曆,都是长安乞米人。”自注:“梅定九精通曆数,客老长安。”

《招同社集岸堂》:“冷馆春深气亦温,一枝桃绽客销魂。纵他酒债添多少,不肯花时独闭门。”

《燕台杂兴三十首》序云[19] :“岁甲戌,成均多暇,作四十首,同仁借钞。今三年矣,予转版曹,又得三十首,竟无借钞者。盖钞书皆閒人事,余为忙官,谁肯就我?诗之不传者,大半忙官也。”

“司农鼎足大宗工,郎署高吟兴亦同。联辔看花开道路,教人不信诗能穷。”

“李杜何曾借出身,文章有翼亦称神。白头垂钓鹰扬老,肯作文升榜后人。”自注:“姜西溟年将七十,中汪士鋐榜进士。后辈多为前辈,且有称‘太老师’者。可惜也。”

“倾慕侠名无地寻,忽逢燕市喜难禁。谁知小学纔开讲,管葛原来赤子心。”自注:“李刚主姓名贯耳,以为侠士也。相逢剧谈,但讲舞勺洒扫应对之事。”

《题阁笔亭》:“潇洒仙才有尽时,当年阁笔费寻思。唐人不及今人胆,敢续崔郎以后诗。”

《街西三绝刘生索赋》:“关心一语最堪哀,若为刘郎特地来。不是诗禅不是谜,灯昏酒散费人猜。”

钱锺书读书笔记:评孔尚任诗


七律上《寓邸漫兴》:“官虽欲做忙何事,诗不能工负此穷。”

《过故宫》:“夕照偏逢雅点点,秋风只少黍离离。”

《中春诗》:“八月望为中秋,二月望应为中春,古人未及,故又集同人赋之。”

七律下《正月三十日送穷诗》:“世还有主能留客,我已无家欲乞邻。”

刘七绝《山行》:“双双野鸟自相呼,叠嶂层峦宛画图。闻说云从山上起,上山高处觅云无。”

《过张夏》:“万木萧疎响朔风,翩翻归鸟下寒空。一鞭羸马浑无力,人在荒山落照中。”

《少年行》:“博得平康近有名,整衣凌晓出春城。珊瑚鞭下追风去,笑听街头赞马声。”

《友人纳妾戏占》:“欸欸东风淡淡烟,红桃几度笑春天。閒花只合閒中看,一折归来便不鲜。”

《苦热》:“旧有絺衣不用裁,手中摺叠扇常开。只嫌吏击辕门鼓,报道江干有客来。”

《襄溪》:“板桥流水各西东,人在荒烟蔓草中。古道至今行不得,路傍别有一条通。”

《观书》:“固是精神老少殊,也缘诵读少工夫。开函眼底千行尽,掩卷胸中一句无。”

《夏夜即景》:“雨歇孤亭夜气清,竹篱掩映板桥横。小池未得中天月,时有游鱼啖水声。”

七律上《夏夜漫成》:“明日更炎星影密,经旬无雨月光红。”

《凉夜即景》:“贪看月明先灭烛,恐妨荷气罢闻香。”

《白沟晚渡》:“一年好景初垂柳,二月馀寒未放花。”

《秋日斋中》:“欲寻睡法惟开卷,怕起争端不下棋。”

《伏日杂兴》:“不须遮日星常满,纔要浇花雨忽来。”

《红桥》:“偶来古寺贪看竹,却喜山僧不识官。”

《读宋诗有作》:“颇觉新来得句迟,案头几卷宋人诗。最真切处谁能道?极现成中世共知。山水之间生妙景,性情以内有佳思。诸公有意开生面,不向唐人后补遗。”

《石塘题壁》:“门前旱后溪无水,屋里冬初菊尚花。”

《冬日道中》:“半带酸甜茅店酒,并无平仄土墙诗。”

《即事戏占》:“忽接故交书半幅,言诗勿若宋人然。”

《戏成寄东塘》:“薄乎云尔山中酒,归去来兮郭外田。”

《抵台州有感》:“往事如何如昨日,故人一问一荒邱。”

七律下《中丞牧仲宋公招集》:“宦达名高诗更好,新城之外有谁双?”

《小筑落成》:“亭小惯留高下月,廊深合受往来风。[20]”

《輓新城尚书》:“品题过誉高声价甲子曾叙小诗,音问频通少唱酬公与予从无赠答诗。”

《伏日寓武林》:“已无日色风犹热,空有雷声雨不来。”

孔、刘说诗宗旨,可入《谈艺录》。

东塘《清明红桥竹枝词》云:“法海红桥浅水通,船船堂客隐帘栊。”按杜于皇《变雅堂诗集》卷二《初闻灯船鼓吹歌》云:“楼楼堂客船船妓,近不闻声远察面。[21]”自注:“白下称内人为堂客。”今江南尚有此称,则有亵意。诗中惟杜、孔两首各一见耳。

东塘《中春诗》:“八月望为中秋,二月望应为中春,古人未及”云云。按徐凝《二月十五日作》曰:“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不寒不暖看眀月,况是从来少睡人。”

在园《友人纳妾戏占》云:“閒花只合閒中看,一折归来便不鲜。”按《湘绮楼日记》同治九年三月十九日云:“梦缇言:‘家花有规矩,野者不堪玩。’余因戏:‘卿夫人宜为此论耳,彭雪琴必不为此言。’孙月坡咏野花云:‘折归持镜照,不及道傍看。’余论野花正以横斜疎放为贵,家花正以羞涩娇贵为美,必不可以植家于野也。家、野皆宜,惟梅、桂,皆非丽种。若牡丹临涧,桃树当牎,非不芳鲜,殊乖物性”云云,可与在园诗参观。
------------------
注:
[18] 《中文笔记》第一册 238-43 页。目录未标。
[19] 原文重一“序”字。
[20]“亭小”原作“亭下”。
[21] “近不闻声远察面”原作“远不闻声近察面”。
(转自視昔犹今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