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论坛
保持关注时事传统
关注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是我们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老干体”自产生以来就保持这一特色,当代“老干体
”尤其如此,时刻关注党和政府的动态,进行歌颂,比如召开人大、政协会议,就肯定有胜利召开、圆满闭幕、意义重大的盛赞。像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反对台独等重大课题更是主要题材。但关注时事的诗词并非都是“老干体”,因为未必得“老干体”的精髓。“老干体”的精髓是什么呢?看下一个特点。
紧扣时代主旋律
“老干体”诗词的立意一般来自党报的观点,上面说“一定要根治海河”,那就歌颂,上面改口说要保持生态环境,也随时可以换个说法;两岸问题,我们过去讲不允许美国干涉内政,台湾是我们自己的问题;现在对于这个问题政策更加开明和灵活,中美高层会见时,提到了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老干体”面临此类尴尬是丝毫不觉得尴尬的,这种与时俱进的胸怀世之罕见。
饱满的革命热情
老年干部,始终有饱满的革命热情,人老心不老,积极奋发,斗志不减当年。体现在创作的诗词中,革命精神、革命热情、革命激情灌注在字里行间,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这就与吟风弄月、低级媚俗、个人哀伤的格调迥然不同。老干体诗词积极向上的风格,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
语言乏味
郭老之后的“老干体”创作队伍多是些没什么文化的老干部,在词汇和诗歌技巧上是谈不上的,所以形成了“语言乏味、套话连篇”的独特艺术风格,保持至今。如:
《庆祝十大在京召开》
十大春雷响碧霄,震惊中外看春潮。
发言热烈如泉涌,策马腾飞逐浪高。
建树五年累硕果,浓香万里绽新苗。
小康社会期全面,再创辉煌赶比超!
这首诗就很有代表性。其实,“老干体”并不是不讲究修辞,反而是大用修辞,主要特色是怎么俗就怎么来,如上面的“春雷”、“春潮”、“硕果”、“新苗”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观点陈腐
“老干体”的重要艺术特色还在于其千篇一律的表现手法的思想内容。开会没有不成功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决策没有不英明的,政策没有不拥护的,腐败总是少数的,反腐总是有力的……总之,“老干体”里没有鲜明的个性、独立的思想,都是和时代潮流融为一体的杰作。
气势宏大
“老干体”多用“千年”、“天下”、“九州”等狠词,以掩盖内容的贫乏。如“喜看飞船翔宇宙,欢呼跃马续征程”,又如“中西开发川原壮,上下廉明社稷清”等,都深得“老干体”的精要。
摆脱时事诗的束缚
“老干体”摆脱时事诗的束缚,进入更广阔的创作领域,但仍保留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如写月就是思乡,写秋就是忧愁,写竹子就是高风亮节,写老头就是老骥伏枥,从来没不求新的立意。
综上所述,“老干体”诗词的艺术风格可见一斑。所论不详,还待大家补充,以促进“老干体”继续发扬光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