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标签:
文化图书博览会国际图书博览会 |
分类: 行摄匆匆 |
雪中桦
上午,去参观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之前在网上查了半天,也没有查到开放时间和售票办法,只好直接到现场了。8:30左右,远远看到国际展览中心门口已经不少人了。
到了门口,才知道门票20元一张,黄牛们拍着你的肩膀叫卖10元票。
进去再说。
从整个展览看,我国出版业纷纷组成集团。这是北京出版集团的摊位。
一个集团的展位突出一种整体的设计。
著名的出版社果然实力雄厚,占据一层显要位置。
面积也阔绰得很。
广西出版集团摊位前的卡通人受到小观众的喜爱。
因为今日是“专业场”,各个摊位都在布展、洽谈业务,观众不多。
今年图书博览会,西班牙是主宾国,围绕西班牙文化举办一系列活动。
通过文字、图片,介绍西班牙图书出版概况
观众席地而坐,看看异域风情。
国外出版机构单独设立了一个馆,人们一般爱翻翻画报。
找到辽宁出版集团,再找到辽宁教育出版社,一看是个孤独的小架子,再问自己关心的“万有书库”,回答没有书目,不清楚。曾几何时,“万有书库”使我穷追不舍,也知道了有个辽宁教育出版社。
同样情况——在一个角落里找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接待的人听我说百花有“散文书系”,却一脸茫然。我的“百花”啊!
前不久,我刚刚买的几本新百花散文,出版时间是今年6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异军突起,像雅典娜思想译丛、“温故”系列等,确实符合出版社的定位:高雅的品位和浓郁的人文精神。其新推出的图书依然让我流连忘返。相比之下,我认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出版社对此次博览会重视不够:没有书目、新书少、特色不突出、参展人员不专业等。但内行的人告诉我,这种会,出版社主要是来谈版权的,压根儿就不是针对读者。呜呼!
整个馆里,除了中信出版社的摊位在卖新书,其他摊位都只能让观众拿着书目望梅止渴。
不过有“证据”在手,去书店、上网淘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