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随想:最后一跳与最后一枪
(2008-08-24 08:36:55)
标签:
奥运会周吕鑫十米台跳水体育米查姆 |
分类: 随笔 |
8月23日举行的奥运会男子十米台跳水决赛,在前5跳之后,周吕鑫领先第二名30分,在关键的最后一跳却发生了惊天大逆转:名不见经传的澳大利亚小伙子马修.米查姆获得112.10的高分(7位裁判中四位打出了满分10分),周吕鑫只获得70余分,米查姆像一匹黑马,冲出中国“双保险”周吕鑫、火亮的重围,成为奥运会该项目的新科状元。
周吕鑫的最后一跳,使中国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包揽跳水8金、同时囊括50金的梦想泡沫般地破灭了。
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媒体关于周吕鑫的采访,不清楚他最后一跳前在想什么,贴吧里不少是关于周吕鑫的失望、抱怨,甚至有喊出周继红下课的。
男子十米台的这一幕,使我们很自然地想起本届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决赛。美国选手埃蒙斯在倒数第二轮领先将近4环的情况下,最后一枪仅仅打出了4.4环,当时连电视台的主持人都惊呼:“不会吧?!”埃蒙斯鬼使神差地将金牌送与了中国的邱健,自己仅获第四。
舆论说,埃蒙斯的失误,与上届奥运会上他最后一枪打到别人靶上不无关系。那么周吕鑫是什么原因呢?
还是心理和意志。
男子十米台赛后的发布会上,米查姆接受采访时说:“最后一跳,没有人(对手)给我带来压力,三米板比赛我表现得很差,我今天只想好好享受整个比赛过程,这可能就是我最获胜的原因。”
运动员需要技术的指导,更需要心理咨询和自我修养。因为你要参与高水平的竞争,要与强大的对手过招,就得拿出“亮剑”精神!
有一本书叫《向奥运冠军学习》,记载了29位奥运冠军的励志故事。不妨列出一些标题,完全可以作为运动员的座右铭:
希望周吕鑫,以及获得银牌、铜牌、还有未进入决赛的运动员们不放弃、不服输,在风雨和挫折中永争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