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产经新闻》文章:日本人可怕的劣等意识

(2008-06-10 16:38:57)
标签:

日本人

劣等意识

文化

分类: 观天下

    雪中桦小记:看完下面这篇文章,我对作者的勇气和眼光表示钦佩。它使我想起前不久故去的台湾作家柏杨和他那部书《丑陋的中国人》。相对于“劣等意识”,我们的祖宗们倒永远以“老大”自居,君子的志向在于“平天下”。能够看到“劣等意识”的存在,体现了一种民族“危机意识”。我们的民族“危机意识”在哪里?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似乎应该拿出来清醒一下我们开始晕涨的脑袋了。

    http://cnpic.chinareviewnews.com/upload/200806/10/100668429.jpg

    日本《产经新闻》6月7日发表文章,题目是“日本人可怕的劣等意识”,作者是京都大学教授会田雄次,文章摘要如下。 

  当我们让小学生列举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时,孩子们往往会敏锐地说出自己有哪些不足,而却很少谈到自己的优点。虽然有谦虚的成分在其中,但是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不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的。我认为这种倾向不只存在于孩子中间,或许这是日本人的一种国民性。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是一群严于自省的人。我们的民族性中极端缺乏自省精神。很多调查都可以证明这一结论。 

  基本上来说,我们日本人的“本性”中存在着劣等意识。我们的毛病是总认为别人的、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当然,别人家的花看着更红这种心态是全人类的通病。但是正因为日本人缺乏自尊心,这种对于外国人或者他人的羡慕就会毫无道理地扭曲为一种极端的嫉妒和憎恶之情。 

  日本人的这种劣等意识是对自己在社会存在的一种极端反映。无论自己的真实能力和功绩是高是低,他们只接受社会或者周围的人给予自己的过低评价。也就是持一种“损”的意识。 

  这种意识给我们的思考和行动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定,下面就分类进行列举。 

  第一,没理由地认为遭到了不公正对待。 

  第二,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因而指责给予自己不合理待遇的社会存在不合理的体制。 

  第三,经常抓住一切机会冲动地弥补这种所谓的伤害。搜罗便宜货和古董,投资不靠谱的东西,都是这种冲动的结果。 

  第四,对同事、朋友充满异常的艳羡或愤怒之情。 

第五,强烈地认为别的机构、组织和个人没有能够给予自己“正当评价”。其实,他们未必只是想寻求比现在更好的生活、更高的报酬。由于存在强烈的劣等意识,一旦有人过分地对他们进行正面评价,他们反而会感到不安。特别是那些经受了丧失自信训练的战后出生的人,这种倾向更加强烈。要获得成功就得承担更大的责任,还不如过更有情趣的生活呢。持这种观点的年轻人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他们并不是不想成功,而是不想承担责任。他们所希望的是得到自己这个群体以外的好评。他们不想太聪明,又想在市民运动和工会活动中担任领导职务,还想通过冒险行动出名,因而只能通过穿着奇装异服满足自我的表现欲,或者憧憬着参加暴力团体。很多人都将这种行为错误地理解为是精神上的无拘无束。 

  第六,总想虚张声势。 

  第七,不能拉帮结伙就感到不安。 

  第八,装模作样、狐假虎威。这种行为中最巧妙的就是充分利用组织中的权力假装反抗现有体制。这种现象以往多出现在欧美,但是劣等意识强烈、不愿承担自己责任的日本人即便在假装反抗体制之时,也要倚靠国内外的反体制权威。这群人中国立大学进步派教师和艺人占多数也是日本的一个特征。 

   日本人的这种劣等意识作为一个整体使日本陷入了危险的境地。一旦恐慌情绪出现、或是欲求得不到满足,极易出现全民性的歇斯底里。 

  如何让劣等意识民族的歇斯底里趋于平静?其困难程度可能会给当政者招致“致命的低人气”。能够应付这种局面的人现在似乎还没有出现。                  

(图片说明:1月21日,在日本东京的一家幼儿园,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用干毛巾摩擦身体。这家幼儿园的400多名小朋友每天都会以这种方式在寒冬里锻炼身体,以增强抗寒能力。新华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