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灾民寻找家人,寻找急救,排队等待米饭和方便面。似乎看不到指挥这一切的高级官员。这个帐篷城市似乎是自动运作的,是地震混乱中的绿洲。
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年轻自愿者刘玉(音译,Liu
Yu)表示,“我不知道谁指挥这里。我们只是听从研究所的命令。”
在全世界大多数灾难中,救援机构或政府官员指挥组织起来的志愿者队伍。通常,中国对紧急情况的官方应对僵硬。但这次地震的回应是不同寻常的。这场巨大的悲剧激发了各界的民众拿出特别方案,他们分发自己烹饪或者买来的粮食和药品,帮助这座帐篷城市顺利运作,即使是在没有足够供应的状况下。
到目前为止,居住在这座帐篷城市的灾民们礼貌、耐心、有秩序,哪怕排队得不到足够的食物与毛毯。他们睡在跑步机上,睡在拳击场上,睡在挂在新种的小树苗上的塑料防水布下,睡在军用帐篷里。有人哭泣,但很多人淡然面对自己的不幸,或者为自己抱怨损失的行为道歉。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05/23/xin_492050523072775024871.jpg
42岁的农民范星武(音译,Fan
Xingwu)表示,“有时候我们要等很长时间,如果排队太晚的话可能得不到食物。我们知道现在是困难时期。我们不会要求很多。实际上,我只要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在肚子上盖些东西,不用和人家共用一条毯子。”
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在哀痛的同时保存精力继续生存。北川医院50岁的会计郑超(音译,Zheng
Chao)表示,他们可以忍受这一切,是因为他们明白这是一场自然灾难,对此无能为力。
84岁的姜国资(音译,Jiang
Guozi)排了两个小时的队,领取蔬菜和米饭午餐。“很多人关心我们的生活,但这里太多灾民了,因此要获得物资并不容易。”当他拿着米饭艰难地走上台阶,两名学生跑过来帮忙,帮他走完剩下的路。
郑超表示,帐篷城市的生活主要围绕着食物展开,以及询问旁边的人来自哪里,地震何时来袭,以及他们如何逃离,以及家人是否安全。
不一致中有着秩序。有些灾民穿着别人捐赠的奇怪衣服,在水桶里洗内衣,从垃圾里分离出可以再利用的东西。一排排面带微笑的四五年级学生在绵阳外国语学校捐助的白色大帐篷里接受临时的教育。
有穿制服的警察在巡逻,但数量很少。居民们说他们没有盗窃、犯罪或者堵厕所的投诉。
在离开体育馆的泥路那端,一个面带微笑的志愿者在等待物资的交付。这个18岁的学生表示,志愿者每天都在增加,大多数像她那样,是非官方、没有组织的志愿者。谈到自己为什么会来,她强忍泪水,“我是绵阳的学生,但我来自北川。我妈妈仍然没有音讯,所以我来这里等她的消息。同时,我可以帮助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