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汶川地震北川杂谈 |
分类: 观天下 |
2008年5月22日 明報
四川大地震瞬間把位處山谷的綿陽市北川縣城夷為平地,這個僅2.2萬人口的城區目前已知有逾萬人死亡。因擔心廢墟下數千具屍體腐爛引發疫情,當局已封鎖整個縣城。目前,這座小縣城可說已變成「死城」,當局計劃不會在舊區重建縣城,而會選址外遷。老城區未來會建一座紀念碑,把地震遇難者姓名刻在碑上,供死難者親友憑弔。
北川縣委書記宋明表示,有關新縣城選址,他們已向四川省有關部門提出建議,不管建在何處,前提是必須安全,並要有利整個北川的經濟發展。目前省當局正草擬北川縣城搬遷方案。
北川縣政府一名領導透露,全部挖出地震遇難者遺體已是不太可能,最佳方案就是把這片廢墟保留下來,讓北川縣倖存者集體使用這座紀念碑,隨時前往祭奠遇難親人,讓這座50餘年縣城作為永久地震遺址,警示後人。
作為死亡人口比率最高的城鎮,北川縣城已成為四川大地震災難的象徵。記者日前徒步前往北川縣城採訪時,發現離縣城3公里以內的山路被強震擰成「麻花」狀,有的路段路基升高,斷裂落差達10米。路邊堆滿巨石,一些石塊比3層樓還高,可以想像地震發生時山體上巨石呼嘯擲下路面,瞬間把下面樓房全部摧。每走幾米,就會看到被壓在巨石下屍體,讓人不寒而慄。記者走在死水般寂靜的北川縣城街道,眼見全部建築不是完全倒塌就是東歪西倒,沒有一棟房子完整,沒有一處地面不是斷裂。
據記載,北川縣已有1000多年歷史,1951年縣城遷至高山峽谷中相對開闊的曲山鎮,分老城和新城兩部分,城中大部分房子以峽谷中的河流為界,依托兩邊山體修建。北川縣一名退休幹部說,唐山大地震後,有北京地質專家專門來北川勘察,指該縣城正好處在龍門山地震斷裂帶上,並非理想設城之地。北川縣委書記宋明坦言,縣城周邊都有山坡,數十年來每逢小地震或暴雨,都會發生山泥傾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