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后人留下什么

(2007-10-09 08:53:05)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文学

原创

甘兰佑

十一学校

分类: 散文
    这些年来,参加的告别仪式越来越多,北京八宝山的梅、兰、竹、菊厅去了不知多少遍,低缓的哀乐听起来不像头几回那么悲恸,人们红肿的双眼和绝望的姿态看上去也不那么让人揪心了。
    10月7日,又赶到八宝山竹厅,向一位中学老师的遗体告别。阳光很淡,秋风一阵比一阵硬,尘土杂着细碎的落叶凌空飞旋。我早上离家时太匆忙,只穿了一件长袖T恤,这会儿寒意慢慢袭遍全身。一列花圈和哀悼的队伍从身边经过,一位母亲仰头哭号,更加重了秋意的凄凉。
    我的这位老师是教英文课的,叫甘兰佑。甘老师是上海人,记忆中他总是显得十分精练,神采奕奕的。队列训练之后,他向全体同学发出口令:“坐下!”然后就带头坐在操场的土地上。记得冬季我们去农村“拉练”时,他穿了一条瘦腿裤,吹熄灯号后,别人已钻进被窝,他因为裤腿瘦,又套了毛裤,在黑暗里悉悉索索地继续脱。但半夜紧急集合,等大家手忙脚乱地赶到集合地点,却总是见他精神抖擞地在发着指令。
    听说甘老师得了很多荣誉,猜想“全国优秀教师”是他最在意的吧!中央电视台也在“新闻联播”里制作了两分多钟的节目。我在竹厅的花圈丛中看到,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政府等都送了花圈,可见各方面十分重视。
    甘老师从六十年代开始从事教学,一直工作到送走2006届的毕业生,他病倒了。
    甘老师是患胃癌走的。现在他安卧在鲜花丛中,十分消瘦的脸上,嘴微微张着,像是在课堂上意犹未尽,此刻还想再补充点什么。周围传来女同学们嘤嘤的抽泣。她们看上去不少正在花季的年龄。我们不属于一代人,但我们都是甘老师的学生。我们受了他的教诲,已长大成人或正在长大成人。
    在缓慢行走的队列中,我看到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我开始想到教师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
    一位老师,即使他不是你的班主任,他可能没有找过你的家长、与你促膝谈心,然而他教会你专业知识以外,已经树立了一个“人”的表率,即:以己之长,回馈社会,且忠贞不渝。今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不知道多少届的学生,把竹厅外的台阶上下挤得满满的。甘老师在天有灵,可以安息了。

    “我呢?将来人们会怎样评价我的一生?”摘掉胸前的白花时,我自问。以己之长,回馈社会——我用心专一吗?坚持不懈了吗?真到了最后时刻,我敢说问心无愧吗?在那个场面里——
    当亲友们排起队,领队的人戴好白手套,用一把黒伞罩住骨灰盒,把它慢慢地放到灵车上,然后清脆地喊一声:“起----灵!”
    我不想我的这一切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形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