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好古之弊(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一百五 杂著部一)

(2007-03-25 21:23:04)
分类: 文史资料
论好古之弊(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一百五 <wbr>杂著部一)(引用说明:读台湾“中央研究院计算中心”收藏之文,颇有感触,因断句标引,张贴于兹)  
    呜呼!今日中国之所以贫弱者,其古人使之乎?虽然,古人往矣,其何以能贫弱中国哉?乃今世之人拘泥于古,不肯因时制宜,随世变而立政教以致之也。夫中华人士好古之积习自秦汉以来,以迄于今,数千年之久,深中于人心,牢不可破。其下焉者固无论矣,即上焉者,亦不过考据六经之训诂,十三经之字体,或怡情适性于魏碑晋帖之间,或消遣光阴于钟鼎金石之中,卒无有一豪杰非常之人,大声疾呼,振聋发瞶,除其惑而袪其弊,所以长此昏昏久睡不醒,愿锢其聪明智慧而不悔,甘受外人之侮而不忧,可哀也已!余尝游于英京伦敦、法京巴黎及德都柏林,以及义、比等国名都大邑,观其政教法度之善,制造技艺之精,心窃讶之,以为欧洲各国其建立,近者不过数十年,远者亦不过数百年耳,其何以能至于斯?因细思其故,而始知政教法度之所以善者,其初未尝善,由于屡经改变以至于善;制造技艺之所以精者,其初亦未尝精,由于尽心考求以至于精。又细察其民,何以屡经改变而不惮烦,尽心考求而不畏难,则又因绝无是古非今之积习,所以化学格致之理日出而不穷,新法新学月异而岁不同,学问之广且大固由于此,而国家之富且强亦因此而致。因慨我中国土地之广大,物产之饶富,人民之秀慧,实不亚于泰西各邦,苟能人人极其耳目,心思上下合力,研究新理及一切富民强国之道,则自商周以来三千年制造技艺学问之精良、国家之富强,非第可与西国并驾齐驱,且将驾而上之,彼必来师我之长,效我之法,视我若父兄,而我视彼如子弟矣。何至如今日,步步望其后尘,事事效其所为,彼反视我如子弟,我视彼反若父兄哉?噫!嘻!此皆“好古”二字以自误也。
    难之者曰:“子之所言,毋乃太甚。请即以《大易》一书征之。其言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鱼。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黄帝、尧、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后世之百工技艺,服食器用,皆古圣人精心创造者也。且《周礼.考工》一记乃古人讲求制造专门之书,子岂童而习焉,长而忘之乎?余应之曰:三代以前,民无好古之心,所以圣人有所制造而民乐从,无扞格之患。假使后世之人而居三代之世,则见包牺氏之罔罟,必将曰:非古也,不可从;见神农氏之耒耜,彼又将曰:非古也,不可从;见黄帝、尧、舜之舟楫,以及服牛乘马,杵臼之利,弧矢之威,彼又将曰:非古也,不可从。呜呼!好古之人,幸生于三代之后,享古人制造之益于无穷,苟使三代以前之人物,亦有牢不可破好古之积习,则将长此榛榛狉狉,穴居野处,茹毛饮血之天下矣!
    难者又曰:孔子,圣人也。然一则曰,信而好古,再则曰,好古,敏以求之。中国自古以来,以好古为学问之宗旨,子何咎焉?余哂之曰:圣人之好古,将考古而征今,即温故知新之意,非好古而忘今也。考古以征今事,理之当然;好古而忘今,偏僻之怪性。后世学者误读圣人之书,以致偾事者,此类是也。
    余又尝综而论之:自古至今之天下,犹人之自幼而壮也。古圣人之制作,后世谨守而不敢增损改变,以求古人所未备、未精者,犹幼之所学,及长而自以为满,并无不足之意也。一旦西人航海来华,立约通商,于是见其制造之精美,技艺之工巧,相形之下,自愧不如,因生忌之心,复逞其虚懦之气,以遂其好古之私,口出大言,以为祖宗自有成法,汉家自有制度,何必效颦哉?此念一生,自觉心广体胖,其乐洋洋,考据六经之训诂、十三经之字体如故也,怡情适性于魏碑晋帖之间亦如故也,消遣光阴于钟鼎金石之中更如故也,而不知视耽耽而欲逐逐者,且将观衅而动,择肥而噬矣。今日之败于日本,犹其小焉者也。虽然,欲去此好古之积习,其权在君相之转移,一旦翻然丕变,痛除旧习,革去一日弊政,崇尚一切新法,天下耳目为之一新,振作精神,实事求是,于是国可强,民可富,本固而邦寍矣。非然者,亚洲数千年文物之邦,非徒见欺于外人,将有不可思议者矣!可不惧哉?可不惧哉?

 
文章来源:

《皇清经世文编》清代辑录的清人经世文选。由贺长龄主持,魏源代为编辑。一百二十卷。道光六年(1826)成书,次年刊行。文编从七百余家清人奏议、文集中,选录有关经世致用的文章共二千二百三十六篇,时间起自清初,止于道光三年。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类,每类下又有子目。如学术下分原学、儒行、法语、广论、文学、师友等。正文前列“姓名总目”三篇,介绍被选录各家的简历及其著作。无文集、奏议而选自他书者,也开列说明。文编刊行后,影响很大,翻刻者不断,并出现了许多补编、续编和新编本:

①《皇朝经世文编补》一百二十卷,张鹏飞辑,道光二十九年成书,三十一年刊。补本除全录贺书外,又针对其“详东南,略西北”的缺点,作了补选或续选,尤以学术、治体、礼政三门所增较多。补本对新旧各篇均加总评,并有眉批,又增补了“姓名总目”。

②《皇朝经世文编续集》一百零四卷,饶玉成辑,光绪八年(1882)刊。体例、卷次、门目均依贺书,共增选五百一十九篇,时间截至光绪初年止。

③《皇朝经世文续编》一百二十卷。葛士浚辑,集道光至光绪间有关奏议、文章一千三百六十八篇。续编除沿用贺书各门目外,另加洋务一门,并算学、疆域诸目。光绪十四年刊。

④《皇朝经世文续编》一百二十卷,盛康辑,所集文章时间及体例如同葛书,共收二千零八十五篇,比较贺书,子目有所增损。其圣学、建置、厘捐、开矿、贡举、水师、团练、台防等均属新立。光绪二十三年刊。

⑤《皇朝经世文三编》八十卷。陈忠倚(淞南香隐)辑,共选五百九十二篇,时间自光绪十四年至二十三年。门类如同葛书,子目有所更变。立变法、约章、聘使、邮政、操练、制造、工程、船政、矿务、外洋、国势等新目。光绪二十三年刊,次年校补后又重版。

⑥《皇朝经世文三编》四十八卷,三画堂主人辑,选文八十二篇。分时务、洋务二门,无子目。光绪二十三年刊。

⑦《时务经世分类文编》,又名《时务经世文编初集》,三十二卷,求是斋主人辑。光绪二十三年刊。

⑧《皇朝经世文新编》二十一卷,麦仲华辑,分通论、君德、官制、法律、学校、国用、农政、矿政、工艺、商政、币制、税则、邮运、兵政、交涉、外史、会党、民政、宗教、学术、杂纂二十一门,共六百一十五篇。其中不少是有关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论述。光绪二十四年刊。

⑨《皇朝经世文统编》一百零七卷,邵之棠辑,分文教、舆地、内政、外交、理财、经武、考工、格物、通论、杂着十门,共二千六百六十四篇。光绪二十七年刊。

⑩《皇朝经济文编》一百二十八卷,求自强斋主人辑,门类同葛书,惟改洋务为西政。子目增更者有译书、公司、赛会、银行、议院、海军、埠政等,共选二千三百二十五篇,光绪二十七年刊。

(11)《增辑经世文统编》一百二十卷,编辑人不详,门类同葛书,增改子目有经学、史学、子学、译书、关税、厂局、分界、外记等,共一千八百三十三篇,光绪二十七年刊。

(12)《皇朝经济文新编》六十二卷,宜今堂主人辑,分二十五门,名目基本同麦书,无会党,新立变法、蚕桑、铁路、电报、筹洋、西医等门,共八百三十三篇。光绪二十七年刊。

(13)《皇朝经世文四编》五十二卷,何良栋辑,门类同葛书,但把洋务变为外部。增改子目有富强、国债、税则、钞法、银行、赛会、公司、公法、议院、善举、埠政、治道、史传、地志等,共六百七十篇。光绪二十八年刊。

(14)《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二十一卷,甘韩辑,共收文章五百六十篇,光绪二十八年刊。

(15)《皇朝蓄艾文编》八十卷,于宝轩辑,收文一千零七十五篇,光绪二十九年刊。

(16)求是斋《皇朝经世文编五集》,是书仿贺氏饶氏盛氏所辑皇朝经世文编,自后又有葛氏续编之辑,前后四刻本。自国初至光绪戊子,采集名臣奏议名士著述,凡有关于世道者,已具备矣。相继暮辑并行于世,凡讲求经济者莫不家置一编。甲午以后,朝野上下莫不讲求西学,是书搜罗新政时事为卷三十有二,分门别类,内分三十余 门。再为细目曰&O1167;曰富强曰校学曰议院曰学术曰吏治曰农桑曰算学曰舆地等,累为一编。惟矿务邮政铁路银币商学工艺采列较伙,惟学识&O1339;浅,失当必多,阅者谅之。是编取近来中西名人新着言西事之书,为富国策富强策庸书危言等书二十余种,并各国日报论说采摭奏议策论以 及算学舆地,凡有关世道者搜辑靡遗,谅留心经世之务者先&O1489;为快也。是书所辑皆近译新政切要之书或海内名人新着罕见之本,与贺氏饶氏葛氏所辑正续皇朝经世文编盛世危言一无雷同。一是书三十卷系杂事因来稿稍迟各卷均已裱较齐全不能补入故另为 一卷。 一是书数百万言选订参考殊非易易虽历晦明风雨之劳不无亥豕鲁鱼之失阅者尚其鉴诸。光绪 壬寅七月朔日。蛟川求是斋主人。台北县文海出版社,民76[1987](据光绪28[1902],宜今室石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