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周我在微信后台收到一条长长的回复,看完之后颇有感触,赶紧写了几条警世恒言准备给丫醍醐灌顶,结果回车的时候发现……对方关闭了接收消息。
无语泪千行!
后来把这事当做笑料发在了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于是很多朋友过来起哄,求灌顶!好吧,今天就满足你们。先看问题:
——————
池老师,你好
深夜打扰,是有一事相问。
我大学花了很多时间在学生会,学习一般,后来去了一个培训机构学习编程,我的专业是电子,后来我在那个机构留下来当老师。现在已经一年多了,一直这个机构教嵌入式平台驱动课程。一开始的时候非常热情,但慢慢的我感觉自己写程序的天赋一般,虽然我对这个行业有点热爱,上班不觉得是痛苦,但始终做不到狂热专注的状态。比如说晚上就不愿意看代码了,喜欢看其它方面的书。
我对自己一直很怀疑,没有太多对自信。老大交来一个任务,总是担心完成不了。我想请问,你学习编程的也会有这种不自信吗?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喜欢编程,有时候又觉得对这个兴趣一般。
在学生会做事情时始终有自信比别人做的更好,但是在编程上却做不到。虽然很努力去学习,课程也上得不错,但终觉得距离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有点远,特别是微博上看到一些大神的讨论,觉得自己是一个渣渣。现在有一个师兄创业,请我加入,当然也是普通的员工而已,做的事情或许是我擅长的。
但我对这个行业始终有点不舍,不知道通过努力能否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呢?我应该怎样选择?
Mr·明智
10月24日,凌晨
——————
Mr·明智,你好
虽然你看不到这篇文章,但还是很感谢你的问题,你让我今天有了写一点东西的冲动。另外,我也很佩服你的坚持和毅力,很想知道在常年收不到 MacTalk 的推送文章的时候还坚持关注这个帐号,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能理解你的困惑,在信息化和互联网主导的这个世界里,新鲜出炉的毕业生或职场新兵实在是有太多的选择,时机、市场、空间、薪水、兴趣、创业、打工,一个选择涉及的因素方方面面,五花八门。有时候选择多得会让人忘记初心,忘记为什么要选择。我们这一代人毕业的时候选择就少一些,我当时看到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北京顺义郊区的一个厂子里擦散热器和测试电路板,然后,时光荏苒,我就四十而立了。
前几天另一位读者拿到了两个 Offer,也在问我类似的选择问题。To A 还是 To B,似乎是个问题,在我来看,都不是问题,因为这两个选择都太好了,都是互联网一线公司,一个是去做最赚钱的游戏,一个是去做最有前景的互联网金融,哪个选择都是对的。但刚毕业的小童靴却迷茫了,因为要考虑 A 公司的势头、B 公司的风投、游戏的前景、支付的未来……哪个选择看起来都是错的,或都是对的,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如果现在让我重新去选择生活,那么十年前我已经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了,目前正在阿尔卑斯山山腰的小木屋里抽雪茄品红酒写文章,而不是依旧拿着空桶在雾都北京转悠,编代码,写文章,去奥森跑步……
回到你的问题上来,你面临的选择是要么留下继续从事编程相关的工作,要么去参与师兄的创业公司,因为「那里的工作或许是你擅长的」。
关于职场初期的选择,我的个人建议是:要么看薪水,要么凭兴趣,然后在漫长的职场生涯中把二者合二为一: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顺手把钱挣了。很少人能够在开始工作时就把这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即使有,可能也不是你我。所以当前的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以后的努力与方向。
另外,你对编程这个行业恋恋不舍,却又担心自己的天赋一般,所以才迷惑,不自信和矛盾重重。而在我看来,你的努力程度根本不足以证明自己在编程这个领域天赋平平。每个人的天赋其实就是我在「恋恋风尘」里写到的「百分之一的基因」。在每个人的心里,有百分之一的地方是不长粮食只长花儿的,那块田地,不长玉米,不长土豆,不长白薯和小麦,但是只要有花粉落在上面,就会长出鲜花和雨露。但是,如果你想找到这块「百分之一」的田地,就需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你看到的那些技术大神们在网路上从容不迫侃侃而谈,是因为他们在背后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我的老朋友冯大辉老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当年他在支付宝时工作强度非常大,一到系统上线或数据迁移就更加疲惫不堪,常常熬了一个通宵,早晨5点钟刚刚爬上床去睡觉,7点多又被电话叫醒,等他赶到公司的时候,发现另一个大牛程立根本就没睡觉,人家还在那神采奕奕的 coding 呢。看到这个场景冯老师感慨万千,原来牛人不仅技术好,天赋高,比你勤奋,还不用睡觉。那时冯老师就暗暗许下誓言,一定要在另一个领域闯出一番事业……八年以后,小道先生名动江湖。
通往肥胖的道路上往往一马平川,而瘦人之旅却是艰险崎岖,就是这样。
人的一辈子活满了,大概也就三万多天,我们不可能从开始就知道结局,也不可能像太阳升起和夕阳西下那样精准的规划自己的每一天,未知才是最美好的,所以,最初的选择可能没有想象的重要,在路上,才是最重要的。
你是牛儿我是渣,到底是渣还是沙,风风火火闯天涯。
祝好,希望你在某个网站能看到这篇文章。
2014年10月27日,晚
池建强@MacTalk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