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通百岁老诗人沙白:淡泊人生的潇洒

(2016-11-03 23:14:59)
南通百岁老诗人沙白:淡泊人生的潇洒

沙白老先生已经年过百岁了,我都没想到。但他的长寿给诗人提了一个醒,因为诗人沙白能够长寿,你们应当也可以。

沙白的老家就是航亿苇的老家(撰写此文,我自觉不敢自称“老航”了)。我们属于同一个村子。他的侄子国强,与我是小学到初中的同班同学,现在在如皋市一中学当校长或副校长吧。老同学、老熟人究竟当什么官,我不怎么关心,别人说了,我也不是很记得的。直到高中毕业,我都不是很知道我们村里有这么一个人。高中毕业,那时没有别的出路,我回家当起了农民。就在干农活的时候,一位稍有点文化的杨叔叔告诉我(我父母辈的人多数没有读过数,文盲),我们村里有个沙白,很厉害的一个人,就是国强的伯父。后来,我有机会找到国强问,他说是的,给了我沙白的住址。这样一个消息,给了我的不小激励与鼓舞。

然后,我还是阴差阳错考上大学了。大学毕业后,则是忙忙碌碌的工作和我重新认识社会的过程,我都把沙白忘了。但我真喜欢文学,喜欢昏天昏地地看小说、诗歌。有天路过大运河得到灵感,写了首《运河风》在无锡日报发表了,成为我文学之路的真正的第一步。到了1990年吧。应当是那一年。我也发表了一点诗了。那时,我早就不想在无锡那个单位了,闹了好几年,单位终于松口,同意放行。既然可以离开了,我就要整理自己的东西。国强同学写的沙白地址那张纸片,重新滑到我手上。

回老家拜别父母,我决定到南通拜访沙白。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搬迁,反正试试吧。没想到,他老人家竟然在家里。

沙白已经退休几年了。他说,没想到还有人来找他,因为他已经不管文学杂志了,不能帮人发表什么作品了。我告诉他只是想来见见他,因为我也在学写诗,并且是国强的同学。他却又说,现在年轻人的诗和他那个“老家伙”不一样了,他说他是过时的人了。谈话一开始就有点拧巴,我稍稍的有些失望。但我不想就那么白来一趟啊。我就努力多说话,把我学诗的过程和对诗的理解说给他听。渐渐地,他笑了起来,也亲切了。他告诉我诗无达诂,每个人能走到哪一步,全靠自己的悟性。不要去崇拜什么人,也不要盲目自大。不管怎么样,人要先懂得生活。为诗而诗,那就不好了。他的这些教诲,正是我需要的金玉良言。

那时年轻不知事的我,不知道自己贸然闯过去,扰乱了老先生的清静。我应当先让国强与他打个招呼,然后再去拜访,那就要好一些。

老先生得以高寿,应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的老家属于著名的长寿之乡,根基好。一是他的淡泊名利。他有一部诗集《独享寂寞》,书名就代表他的人生哲学。这本诗集曾让他获得“中坤杯·首届艾青诗歌奖”。在老一代诗人中,沙白的诗是比较有艺术高度的。比如他的作品《秋》: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很短的一首诗,却有特别的寓意与无穷的韵味。但在很多诗选中,很难见到沙白的作品。如果不是这首《秋》被苏版小说课本选中,知道的人是很少的。他还有一首《残茶》:

一切沉浮都经历过了

无非是过眼云烟

一个老人也是一杯残茶么

清香苦涩尝尽后

淡泊如水

这明显是他晚年的人生感悟,有些铭志的味道了。他喜欢淡泊如水的人生感觉,无争、无怨、无为,活在自己的品味里,自己提升出来的人生境界里。没见他主动去参加文学活动,四处讲学,所以在诗坛,他从来也不是让人关注的焦点人物。

我后来就到了广东谋生。回老家时,有时也想再拜访老先生,但又总下不了新的决心。主要还是觉得自己有些理解了老先生的人生追求。毕竟与他不熟,而他又不是一个很喜欢将时间耗费在东拉西扯的那个老人。再有是感觉自己有愧,诗艺成就有限,没有多少好成绩可以向老先生报告。另外,我自己也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同样也不太善于交际。与不是很熟的人交往,总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

沙白老先生应当不记得我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曾给我的激励与指导。现在,我在南国的一间小层,遥祝他老人家继续健康长寿,为中国诗人活出更多的精采,更多的喜乐,更多的从容。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南通百岁老诗人沙白:淡泊人生的潇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