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重要官员走人,地方腐败便密集曝光?


经常看见某些地方,省、地市、县都那样,在主要一把手离任后,忽然间就发现他主管的地界,发生了一大堆烂摊子,包括下级官员的腐败、半调子政绩工程、恶性社会事件等。刚有看到一则消息,某地一把手离职后仅几个月,就有上千官员因违纪违法被处理。而这些犯事的官员,有的腐败问题已经好多年了,有的还是近些年受提拔重用的。
过去的惯常现象,新官上任总有几把火。就在于前任留下一些错失与遗憾,需要及时指出来。不然,我把前任债务扛在身上,岂不是亏死了?所以,要善于发现问题,查找问题,将已经存在的问题说个清楚,相以配套的是必须换些人。只有换了人,才将前任的遗留问题搞得明确些。看好啦,原来是这副样子的。但渐渐地,围着我的马屁虫越来越多,有些事真不好处理,那我就必须圆滑起来。如果我是一个贪官,又要建立自己的班底,形成自家的小帮派。到这阶段,所有的丑事、错事、坏事都得给我掩藏起来。我拥有一方的生死予夺大权,谁敢丢我的面子,我就给撕破他的里子,要他吃不了兜着走。所以,我为官几年后,说来说去都好消息、好情况、好形势。随后,我到任了,或者被双规了,那我制造的问题,就又由后任来收拾了。
在各地政府机关,也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一把手(或实质性一把手),往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我的喜好,就成了同志们的喜好;我的看法,就成了大家的看法;我的意志,就成了集体的意志。我就像一把伞,将我的权力范围所有的人与事者罩住了。有人说某某有问题,我说某某不是蛮不错的嘛。那某某的问题,就绝不会有其他人敢过问了。有时候,我也就是那么随意一说;有时候,那某某正是我用得着的心腹,那就不允任何人去碰;有时候,我是担心某某出事,又牵出更大的麻烦来。反正某某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他真有什么事,等我离开了再办,只要不给我添乱,怎么都好。
有时候,我对看不顺眼又知其实情的小贪官,还会等离任后有意安排人去办。那样办,那种小贪官绝不会想到是我阴了他。我既做了好人,又显示自己大公无私,刚正不阿,两边都得个好。后来的人忙着办那种小贪官,我的其他工作失误就没人怎么关心了。这也叫转移视线。人们对一些事的毁誉,总是一阵子的。中国人忘性都特别大,只要过去一两个月,好多事也就彻底过去了。
实际上只要我不是贪官,或者我虽然是贪官却仍然未被发现,那我离任后转任、升职或退休,我的继任者一般也不会对我的失误说得太过分。就算失误比较严重,对事不对人,也不会对到我头上来。大家都是官员,那点面子还是要给的。除非继任者铁了心要搞我,那我曾经犯的错,他才会翻个底朝天。那样的情形,就看我与继任者的实力对比了。
——这便是某些官学或者潜规则在大行其道。
在现行体制下,一把手权力太大,太集中,某个一把手又专横惯了,法律与制度就得很自觉地让道。而且那种现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不身在其中,那就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奥秘。有些个性耿直的官员若进了那样的一个局子里,往往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排挤出局。有些官员,尤其是那些一把手,私底下也不喜欢那样一种玩法。可一旦就任后,往往就发现身不由己,不得不那样行事。因为你是一把手,其他的二把手,三四五六七把手,却虎视眈眈,一副要随时将你生吞活剥的架势。
而这本质上,就是人治模式带来的后果。社会没有强烈的法律与制度的坚信,许多事随意性就很大,那就不可避免要形成极复杂的人事关系。一个人习惯了绝对权威,习惯了下属的无条件服从,就觉得办什么事都顺风顺利,很是痛快。而个人的那一点痛快,对社会就可能是极大的祸害。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