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诺奖大国意味着什么?


2016年,日本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博士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日本人连续三年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大隅也成为第22个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日本人(包括两位获得美国国籍的日本人)。这一数字超过了英国、德国和俄罗斯,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诺贝尔奖大国。也即日本已成为当今获诺奖第二多的国家。
迄今为止,日本有11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7人获诺贝尔化学奖,4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恐怕要让那些一直看不起小日本的中国人有些汗颜吧。
日本2015年人口1.27亿,GDP为4.12万亿美元;中国2015年人口13.74亿,GDP为10.98万亿美元。按理说,中国人口、经济总量都比日本拥有明显的优势,但迄今为止,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方面,中国仅有屠呦呦一人获奖。在其他重要自然领域的国际奖项上,中日间的差距基本如诺奖一样。
诺贝尔奖就是一国科技实力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科技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与管理。但世界上头号科技强国、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美国,却没有科技部。是否设立这样一个政府机构,美国多次争论,结果发觉没有必要。但美国有总统的科学顾问、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联邦科技委员会、科技办公室及国家科学基金来管这事。其中国家科学基金(NS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所起的作用蛮大的。他们专题金钱刺激,金钱奖励方式,支持科学及工程的教育研究;鼓励大专院校与全球各地工业及政府科研合作。
英国、法国、以色列等国也没有科技部。以色列的做法有点特别,在22个部中有13个部设立首席科学家办公室,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的科学发展规划,协调指导与该部相关的科技活动。
日本、德国是有科技部的,但与其他部合在一块。日本原来有一个低一级的科学技术厅,2001年1月6日起与文部省合并,变成文部科学省。德国是将经济部与科学部合并在一块,叫做联邦经济及科技部。
中国、印度等国则有独立的强势的科技部,但这样的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却比较落后。科技这玩艺,国家重视,社会着急,用高规格的政府机构来促进,看样子也不那么管用。怕就怕政府管过了头,搞成官本位与官学游戏,那有了科技部反而闹成了拖后腿部。
日本和美欧一样,首先明白了科技的基础来自教育,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在教育上下功夫。日本是没有高规模的教育部机构的,都在文部科学省管。但管教育,政府并没有权力也没有必要对学校管得太细,说是管,更多是服务。日本的学校多是私立,都比较独立,变成名校,那就更牛皮哄哄的。谁当校长,学校理事会(资方)说了算。有的学校干脆没有校长,只有理事长。而学校的理事会通常也不太管事的,学校另一个机构教授会,则在学校具体重要事务有更大发言权。教授会就是学校教师组成的机构。这样的管理架构,令学校的教师拥有很高的自主性与社会地位。
学校尤其是大学,要设立一系列科研机构,包括实验室等。同时,社会机构包括各企业,也对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很感兴趣。有人自己有兴趣,就创立一个科研机构,研究所、实验室之类的,只要取得成功,打响了牌子,机构就可以一直存在下去。因为只有了名声,就不愁资金来源。你的研究成果,有些可以直接通过转让盈利。但许多基础科学研究并不能直接盈利,那就主要是靠企业捐赠、社会捐助和政府提供资金。日本与欧美,大学和独立研究机构,企业捐赠与社会捐助总是大头。企业自己的科研机构,就是企业自己拨出巨额资金养在那儿。中国很多大学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大学有了钱总是重点忙着修新楼和添置豪华设备,日本与欧美学校获得的资金,除一部分用于奖学助学外,主要用于科研机构。他们通常很难出现腐败问题,因为财务制度、审计制度、公开制度和政府法律及各种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把可能出现贪腐的地方都管得死死的。学校、独立机构及企业搞科研,经费就当真用于科研,企业与社会捐助也比较放心。
企业与社会有着强烈的捐助意识,实际就是他们的国家意识与爱国情怀、人文情怀。一个国家没有教育与科技,那就没有未来。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知识产权保护毫不含糊。山寨、仿冒、抄袭等弄虚作假的行为,一方面视为极可耻的行为,一方面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日本也会有这样的事,但一经发现,当事人就名誉扫地,生不如死,弄不准一辈子的人生就毁掉了。日本美女科学家、曾获“日本居里夫人”之称的小保方晴子的“万能细胞”研究成果涉嫌造假,舆论哗然,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将她开除,早稻田大学取消她的博士学位,她的导师,日本著名细胞生物学专家笹井芳树,于2014年8月5日自杀身亡,终年52岁。
弄虚作假后果很严重,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科研成果取得后,可以让科学家获得极大的荣誉与实际收益。那是内在的激励机制。在日本及欧美国家,你属于教师、科学家、哲学家、作家、记者等高知职业,就已经拥有高度的社会尊敬度,若再有重要成果,那就更让仰视了。因此,他们根本不需要官方的什么职务确认社会地位。他们没有部级、副部级、厅级大学之分,校长、教授完全独立于政府等级制度之外,有许多人更可以不将政府官员放在眼里,也不屑于从政为官。但日本与欧美国家一样,对学生授予的学位管得很严,对教授的评选非常严肃。你是博士,那你的专业水平就必须与博士学位相符;你是教授,就一定得有教授的水平。
具体到一些科研项目,有些一个机构可以独立完成,有些需要多个大学、研究所院及企业合作完成,这时候,政府的角色才重一些。但是,通常也是按项目成立一个委员会、理事会之类的机构,委员会确认项目管理人和首席科学家。在委员会里面,政府派人参考,但角色并非主动,而是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服务,政府必须按委员会的决定迅速办理。政府行动慢了,是要被指责的。记者知道了,是要通过媒体曝光政府的懒散与不作为的。因此,人家的大事情,照样可以搞得很好,有条有理。
1980年代以来,日本在电脑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方面明显被美国抛下了,甩出去几条街,但从近年来日本科学家频频获得诺贝尔奖及其他重要科学大奖的情况来看,说明日本已经痛定思痛,在基础科学研究上很下血本了。从历史经验来看,基础科学研究总能带动应用科学的发展,那意味着日本将有又一波出色的国家表现。我们的一些人如果还是只知道在粗浅的反日情绪上做无聊的“抗日”愤怒表达,不是实实在在地推动国家在教育、科研等方面向正确的方向作根本性转变,促进国家消除官本位与弄虚作假的陋习,那他们眼中的“小日本”将只会比贵国更加牛气。看问题不看到点子上,却成天在那儿痴心妄想,至多,也就是一阵梦呓吧。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