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院士“史上中国食品最安全论”为何令人大哗?

(2016-07-14 10:38:17)
院士“史上中国食品最安全论”为何令人大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粮集团总工程师岳国君竟称当前是历史上中国食品最安全的阶段。他的原话是这样子的:由于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越来越严,当前已是历史上中国食品最安全的阶段。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期待也在不断上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也在不断严格,所以,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

这是岳院士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上的发言。此言一出,岳国君“砖家”的形象立即深入人心了。因为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工作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岳国君的言论让论坛“知行合一”这几个醒目的大字,变成一种莫大的讽刺。

岳国君是2015年才当选院士的。这或许又要让人怀疑中国院士的遴选制度了。一些院士频频胡言乱语,不仅让民众对院士这一群体失望,也真是在拉低社会智商,给人一种中华无人的感觉。再联想到饶毅那样有智慧的人反而当院士受阻,岳国君以自己的言论再次证明,中国的院士制度确有很大的问题。

岳国君院士的“史上中国食品最安全论”与中国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不符,与消费者切身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可在他的逻辑里,却是讲得通的。从监管来说,貌似越来越严了。但严的只是制度和法规的条文,而条文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岳国君作为中粮集团总工程师若不了解这个状况,明显说不过去。他的动机,要么是说点好听的话让大家安心,要么就是企图掩饰中粮集团等行业性的失职行为。有些人喜欢站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习惯性地为自己所在的机构辩护,没有面对现实,肩负社会起码责任的个人素质与思维习惯。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现在到了“历史上中国食品最安全的阶段”,人们便不需要出境抢购奶粉及其他食品,不需要到饭店就想着地沟油,不需要到超市就害怕塑化剂及种种添加剂、防腐剂,不需要到菜市场就顾虑苏丹红、瘦肉精、陈化粮、增白粉、吊白块、激素、避孕药、硫磺熏、高农药残留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东西。

唱高调,说好话,假大空,本是官场的一些臭毛病。按道理,院士个人素质比较高,综合思辨能力与个人判断力优于常人,应当体现出理性与智慧来。可不仅是岳国君,还有一些院士也是如此,总是能嘴上跑火车。就食品问题,甚至还有比岳国君更雷人的院士语录:“我们政府对食品的监管力度,绝对是全世界的第一!”这句语是200810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凤凰世纪大讲堂上讲出来的。不过,再深想下,又让人见怪不怪。因为有些个院士,早就官气十足了。岳国君实际是国企高官,陈君石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在我们这个国家,有些国企、事业单位高层,反而更加不知道直面现实和实事求是。不能或不敢面对实际问题,也就不会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于是,得过且过,稀里糊涂。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院士“史上中国食品最安全论”为何令人大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