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裁员4千,玩不转了?
现在世界就两大飞机制造商,一是波音,一是空中客车。有些年,全世界一度似乎只有波音一枝独秀。但至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你会发现空中客车越来越多了。到了2016年3月30日,波音宣布裁员4000人。然后又发现,波音已经连续多年在裁减员工。而这之前,以2012年年底为界,波音在21世纪以来已裁减了13000个职务。波音的股价,在2016年一季度,也下跌了9%。不过,波音总员工现在达16.1万人,裁员4000,只占总人数的2%。
波音是飞机制造业的牛魔王,已经牛了好多年。但这样的牛魔王很遗憾,无法形成垄断。这些年,她的竞争对手空中客车确实蛮拼的。空客搞出A380,一家伙可搭载525名乘客(最多可装853人,那座位可就挤得要命),就一下子将波音的气焰给压下去了。
世界航空业,也一直就是美国与欧洲争来争去。相当年,英法两国单打独斗,斗不过美国,就联合搞出世界上最快的协和式客机。如今民航机速度一般还是每小时900公里左右,但三四十年前,协和式客机时速就已经达到2250公里。可协和式客机最终还是败在波音面前。仅仅快不行,还得便宜,坐着舒适。那时协和式客机就是特别昂贵,速度太快又让一些乘客不适应。2003年,协和式客机正式退役,全世界曾一片叹息之声。论者主要意见是觉得技术先进的协和败在技术不怎么样的波音面前,实在不值。同时,也有担心波音一家独大的意思。但又过了一些年,在原协和的技术基础上,空中客车终于风生水起,渐渐有了与波音一争高下的气势。空客的研制与生产,还增加了一个重要伙伴。那是德国。德国人生产飞机,本来就是扛扛的。想想二战的希特勒时代的德国吧。这样,也算空客替协和上演出一次“王子复仇记”了。
那波音与空客为何要如此杀成你死我活的样子来呢?两家为何不悄悄地联手,瓜分掉世界客气市场,从而以垄断价获得超级暴利呢?没法这样干。首先是欧美有反垄断法,不能这么搞。在某些专门瞎搞的国家,可以这么来,但垄断的结果是找死。其次,技术与市场之争,不完全在于金钱和利润,而是包含荣耀、尊严那些。欧美超级企业之间的争霸,有些中国暴发户所不能理解的境界在里面。再次,垄断价格虽然可以一时间抬得很高,但那等于给了其他潜在竞争对手以机会。俄罗斯、日本、以色列本来就有大飞机的制造能力与技术储备(以色列绝对不能小看噢)。另外,欧美还有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公司正蠢蠢欲动,或者像Google老板拉里·佩奇、特斯拉老板埃隆·马斯克等,哪天一高兴,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技术,也可能杀进大飞机市场。埃隆·马斯克不仅玩嗨了电动汽车,而且已成功搞出了航天火箭,又正在搞比飞机还快的超级高铁,天知道他会不会一朝想起来,搞一种新概念大客机玩玩?
现如今,中国也想挤进来。中国虽然飞机发动机仍是短板,比不上人家,但生产机壳子、组装啥的,认真一点,还是可以的。而飞机发动机,如果中国的科研体制与企业架构真理顺了,简单地说就照搬欧美那一套,十年左右时间赶上去,问题也不大。现在世界上飞机发动机专业技术人才很多。你诚恳聘用,不弄那些爱国主义教条或其他一些什么框限那些人,人家就非常乐意替你效命。世界上有些大事,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么难,而在于我们一些人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脚,还顺便绑架了整个国家。
话说回来,波音这次裁员4000众,也只是微恙,未伤根本。企业大了,大企业病就跟上了。那些年,反正有的是钱,于是,有些部门和职务就随便设置。现在空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波音最重要的是得调集资源研制出真正压得住空客的新机型。从波音777到787(大类下又有不同分支),波音就是一时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新机种。那说明需要重新投入新产品的研发,更得省着点花费。反正就是自由的市场竞争,迫使这种世界超级企业不得不自强不息。如果一个不小心,停下来打个盹,别人呼啦一下走到自己前面了,那就比较麻烦了。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