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南版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2015-12-26 10:51:29)

越南岘港市一专门店因“只接待中国顾客,不准越南人进入”激起越南人的不满情绪,被罚款1550万越盾(约合5000元人民币)。原因是该店与中国一些旅行社签订了协议,专门接待中国旅游团。这就需要优先接待来自中国的团队客人。虽然平常光顾这家商店越南人非常少,但店家在接待中国旅游团不准越南本土人进入,并且店内全是中文标示、标价等做法,勾起了越南人的民族情绪。

越南版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无独有偶。马来西亚也发生类似的事。每到中国传统春节前,春节摊位变得炙手可热。由于春节属于中国,平常都是一半以上摊位被华人租用。貌似华人经营这些摊位,中国味更浓郁些。基于这样的考虑,吉隆坡富都区的巴刹集市235个摊位在春节期间,为照顾华人族群,就仅向华人开放。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代主席、蕉赖区国会议员、华人陈国伟敏感地发现这一做法不妥,属于歧视政策,首先站出来反对,其他马来人议员同样非常震怒。自由集市,没有理由为了华人歧视其他社群。陈国伟认为吉隆坡市政局的相关政策等同于“种族隔离”,痛斥市政官员“不可理喻”。他甚至质问吉隆坡市长阿末菲沙:“难道在农历春节期间,指甲刀就不允许卖给华人以外的顾客了吗?”

1980年代,中国门户又一次打开,当时也出现了一些专门服务外国人的店铺,甚至挂出禁止中国人入内的牌子。那勾起了历史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痛苦记忆,让国人大声声讨,激烈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境内那种“媚外”的店铺很少见了,但类似的做法,却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出现了。只不过情况逆转。过去是中国人因为欧美人的特殊待遇顿感受到侮辱,如今是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本地人因华人所受到的特殊待遇产生他们的民族情绪。

马来西亚的春节摊位风波,华人领袖很聪明,明辨事理。他及时抨击吉隆坡市政府的做法,令非华人族裔心中感到暖暖的,便不会因此产生对华人的抵触心理了。越南则不一样。那个商店那样的做法经当地媒体放大报道,就很自然让一些越南人增多了一些对中国人的怨恨了。

我们回过头来回想“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那个故事。那是1868年英租界开建上海开埠以来的第一座公园。公园建成后,直到1928年全面对外开放。但中国人进去后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乱折花、乱丢垃圾,又有外国人和中国人喜欢进公园遛狗。于是,公园管理人(多半也是中国人)挂出“中国人与带狗者不得入内”的牌子,从此公园只接待洋人。这个牌子后在媒体报道时稍稍修改了一下,变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也就给中国人的感觉更具侮辱性了。

原本也就是商家、经营管理人员或本地政府官员一些不当的的禁令或限制,但经媒体夸张的渲染和政治人物的利用,那就转化为民族矛盾甚至仇恨。历史就这样,原本一种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特殊时代与特殊语境下,小事演化成大事,并成为有些奇葩的历史记忆。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越南版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