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自然》,赞中国量子科技走在世界前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就是俗称的量子瞬间传输技术。欧洲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评选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将此成果列为榜首。2015年2月,《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对该成果进行了重点推介。读了这一新闻,老航由衷为中国科学家获得如此巨大的成果高兴,决定重重地点个赞。
中国有些天花乱坠的成果,本人从不敢轻信。但《自然》杂志肯定的重大技术成果,老航不能不信。就因为英国1869年创刊的杂志《自然》(Nature),的的确确非常严谨和审慎,科技含金量太高了,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并且又有欧洲物理学会的肯定,便可以确认真实可信了。
量子理论发现了“量子纠缠”现象。理论上不管传输距离有多远,只要有输入端与接受端,都能将A地的信息瞬间传递到B地。但理论是理论,如何做成这件事,采用什么样的设备和方法,却是世界科学家急待攻克的难题。中国科学家的这一成果,是实现从三光子、四光子、六光子纠缠、八光子纠缠到十比特的“超纠缠”,传输距离达到200公里。这当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老航略懂电脑技术,对此有所理解。“量子纠缠”技术对将来量子计算机、远距离信息传输等具有深刻的意义。人类社会一旦进入量子技术时代,生活方式将发生逆天的变化。而在科学探索征程上,就是万是开头难。十比特的“超纠缠”突破后,更大量的“超纠缠”也将指日可待。请注意,这项研究中,传输距离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
潘建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维也纳大学攻博士和博士后。他从1997年开始这项研究,至今已有18年了。陆朝阳是潘建伟的学生,英国剑桥大学博士,1982年生人。他们俩都是浙江东阳人。
有意思的乱打狂人方舟子曾在2012年等年份狂批过潘建伟,称他是骗子。他责问:在西方找不到教职的潘建伟,怎么被中国吹成诺贝尔奖候选人?他说:“潘建伟的真实水平,是二流的物理、一点五流的技术、他和科大合作是一流的中国媒体运动员。他在西方是作为技术好的力量做助手,从来没有开创新技术,更没有新理论,西方新闻经常报道他研究的领域,但是,从来没有报道潘建伟,而是其他西方更重要的科学家。”
科学这玩艺老航不是很明白,但科学研究成果和历史评价听谁说,老航这种科盲也有鉴别力。因为我知道有的人和有的机构比较客观公正,当真实事求是,并且不讲情面,不通人情世故,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而这,就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中国科协等也很难做到,但他们能够做到。《自然》杂志和欧洲物理学会就是这种代表。
有人或许要反诘老航,《自然》杂志不也经常刊载虚假的论文,以至于频频“撤稿”吗?是这样的,有可能稿件送来的时候,编辑(也是科学家团队)评审时被某些科学骗子忽悠了。但《自然》杂志的好机制就是“撤稿”等措施。比如曾经沸沸扬扬的日本美女“居里夫人”小保方晴子在《自然》发表的世界首例有效制作STAP细胞的论文,就因科学界的质疑导致小保方晴子自己申请从《自然》撤销这篇论文,甚至还导致小保方晴子的导师谢罪自杀身亡。由于《自然》等国际公认的科学杂志拥有了神圣地位,所以在这些杂志发表的科研论文要经受世界科学家挑剔式的检验。这些杂志一经发现有错,即进行“撤稿”处理。一经“撤稿”,意味着当事科学家(或科学骗子)名誉扫地。
潘建伟、陆朝阳的论文在《自然》杂志刊发并受到重点推介以来,没有被发现有造假那些行为。相反的,更多世界级科学家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喝彩,肯定他们具有科学里程碑的历史贡献,这就真值得中国与世界期待了。在科学领域,物理学更具有特殊意义。因为新的科研突破,常会彻底改变人类生活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并带来极其庞大的新兴产业。有些物理学突破,甚至意味着新的“工业革命”或“信息革命”。一个国家,也只有基础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走在世界的前面,才具有真正傲然全球的实力。
“扫一扫”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