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标签:
佛学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游记 |
早上起来直接步行去九成宫遗址。九成宫遗址位于陕西麟游县新城区,原为隋代仁寿宫,建于开皇十三年(593),由右仆射杨素监督,著名建筑学家宇文恺为检校将作大匠,承担设计和督促,开皇十五年三月建成。隋文帝六次到此避暑。唐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加以修缮和扩建,改名为九成宫。
《九成宫醴泉铭》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被誉为楷书之宗。碑文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宰相魏征,文中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寻找水源的故事。贞观六年,唐太宗到九成宫避暑。因宫中缺水,太宗亲自寻找水源。一天,太宗散步到城西背前处,看到那里的土壤有些湿润,他用手杖疏通了一下,随即一股清澈甘甜的泉水就涌出地面。于是起名醴泉,周围修起石栏,开凿石渠将水引人宫内。《九成宫醴泉铭》描绘九成宫:“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阁,高阁建周,长廊四起,栋字胶葛,台榭参差,仰观则落遗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壁交映,金碧相辉,照耀云霞,蔽亏日月。”唐代名画家李思训曾作《唐九成宫纨扇图》,生动形象地直接描绘了九成宫的景象。仔细看了一下文字,没看出这字的好来,当然我不懂书法

唐《万年宫铭碑》
还是行书漂亮


慈善寺石窟距离麟游县城非常近,空气非常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麟游真是大气,国庆期间九成宫和慈善寺都免费。我们五人是慈善寺最早的一波游客。慈善寺石窟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城东6公里处的漆水河西南岸。石窟开凿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年),唐高宗永徽四年(654年),又大规模续建。慈善寺石窟是为隋唐两朝皇帝到麟游消夏避暑做佛事所建。2001年06月25日,慈善寺石窟作为隋、唐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据《麟游县志》载,石窟包括北、西两座洞窟及附近崖面佛龛。北窟深6米,窟顶呈孤形,造佛像三尊,洞壁上雕佛龛两座,南龛内雕立佛一尊,北龛无佛像。

两手掌都可活动,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

西窟约高5.6米,深2.56米,窟顶较平,造立佛一尊,高4.5米。北壁有尖拱形的佛龛一座,内雕一佛二菩萨,西边雕胁侍。佛、菩萨均头戴宝冠,上身赤裸,佩戴璎珞、臂钏和锦带,下身系裙,轻柔飘洒。南壁有小龛一座,内雕一佛二弟子。




附近崖面雕佛龛五座,呈平面方形,每边只有1米余,龛内各雕造像一至五尊不等。


到永寿看武陵寺塔,没有找到很好的拍摄角度,很是遗憾。武陵寺塔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90公里处永寿县旧址原武陵寺内。初建于北魏天兴年间(398~404)。现塔为宋代建筑。塔为八棱七层砖塔,高21.7米,由于塔身倾斜,底部砖块严重脱落。1985年进行了修葺,发现宋代钱币和宋大观年间的砖刻。2006年05月25日,武陵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之后去旬邑泰塔,正在施工,费劲口舌就是不让进院。附近找个房顶上去拍照。泰塔又名旬邑宝塔,位于陕西省旬邑县旬邑中学院内。建于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高53米,直径12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结构为楼阁式青砖塔,塔内有旋转木质楼梯可至塔顶。


离开旬邑本来计划回到甘肃,但是导航显示需要两个多小时,遂放弃。四方客陪我们重游彬县开元寺塔。彬县开元寺塔位于陕西省彬县县城内,俗称“雷峰塔”。该塔创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底层每边长5.6米,通高47.84米,单壁中空。底层辟南北二券门,二层以上每层设四个券门,上下位置逐层相错,每层均作仿木结构三间,每层均叠涩出檐,塔顶为砖砌攒尖顶,上置铁质塔刹。彬县开元寺塔,也称“彬塔”、“彬县塔”,俗称“雷峰塔”,在陕西省彬县城内西南角紫微山下,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也赶上施工,还好有不错的平视角度可以拍照。


最后一站到长武看昭仁寺大殿,这里也是博物馆,免费开放。



初一看,大殿很是一般

一看斗拱,发现了异常,没见过这样的

这等结构真是没有见过。昭仁寺大殿位于陕西省长武县城关镇。寺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历代多次重修。原寺已毁,现存大殿为宋代重建。该殿梁架结构颇为特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罕见的一例。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面阔三间,10.6米,进深三间六架椽,10.5米,殿高约8.5米,单檐歇山顶。基座高1米,前有月台。大殿平面用檐柱12根,柱头用阑额、普柏枋联接,阑额至角柱不出头。转角、柱头、补间各施斗栱一朵,斗栱结构简单。殿内无柱,也不用七架梁,梁架由 4根角梁和4 根转角梁架叠的八卦悬顶方式起拱,承托檩条和椽子。其结构方法是 4根转角梁各置放在前后檐和两山的柱头斗栱上,在转角梁的中点置立柱承托前后檐下平榑和两山的承椽枋,承椽枋上置平梁,平梁上置蜀柱组成山面梁架。明间两缝平梁则由四根角梁后尾挑托。平梁上置蜀柱和叉手承托上平榑和脊榑,结构精巧,深符力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