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古迹寻游
古迹寻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269
  • 关注人气:1,3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2018-10-15 20:25:16)
标签:

佛学

历史

旅游

图片

杂谈

分类: 游记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早上起来直接步行去九成宫遗址。九成宫遗址位于陕西麟游县新城区,原为隋代仁寿宫,建于开皇十三年(593),由右仆射杨素监督,著名建筑学家宇文恺为检校将作大匠,承担设计和督促,开皇十五年三月建成。隋文帝六次到此避暑。唐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加以修缮和扩建,改名为九成宫。

《九成宫醴泉铭》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被誉为楷书之宗。碑文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宰相魏征,文中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寻找水源的故事。贞观六年,唐太宗到九成宫避暑。因宫中缺水,太宗亲自寻找水源。一天,太宗散步到城西背前处,看到那里的土壤有些湿润,他用手杖疏通了一下,随即一股清澈甘甜的泉水就涌出地面。于是起名醴泉,周围修起石栏,开凿石渠将水引人宫内。九成宫醴泉铭》描绘九成宫:“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阁,高阁建周,长廊四起,栋字胶葛,台榭参差,仰观则落遗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壁交映,金碧相辉,照耀云霞,蔽亏日月。”唐代名画家李思训曾作《唐九成宫纨扇图,生动形象地直接描绘了九成宫的景象。仔细看了一下文字,没看出这字的好来,当然我不懂书法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唐《万年宫铭碑》
    万年宫铭碑现存于麟游县九成宫镇,碑为青石灰岩质,螭首龟趺,通高2.54米,上宽0.76米,下宽0.79米,厚0.25米。碑阳两边上下饰饕餮纹,中饰二方连续的蔓草纹图案,绕周边为一圈连珠纹。阴线雕刻,线条洗炼流畅,图形美观大方,额题篆书“万年宫铭”四字。正文为唐高宗李治撰文并书丹,书体行草兼有,行书为主,皆为寸书,书艺风流潇洒,超脱俊逸。全文730字,描述了九成宫的宏伟建筑和麟游的山川形胜。碑阴有中书门下及见存文武三品以上并学士48人自书题名,唐永徽五年(654)铭碑勒石。
    万年宫铭碑不仅是珍贵的石雕艺术和书法艺术精品,而且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碑首有六龙浮雕狰狞而威严,虬须铁爪,二目有神,呼之欲活,李治潇洒俊逸的行草书艺备受书法家赞誉和推崇。碑阴48人自书题名,字形大小不论,楷、行书体不一,然皆有法度,各见其长。即使贺兰僧伽、阿史那忠、契必何力等少数民族将官之书,亦不草率,自成一体。鄂国公尉迟敬德题名也字字不苟。而褚遂良的书法更显技高一等,21字,笔笔体现了诸书貌柔而意刚的风格。48人的自书题名证明了我国盛唐时期各民族团结和睦、亲如一家的史实。题名中的文武官员大多《唐书》有传,但所记官职和自书题名互有出入,因而为订正史书谬误提供了佐证。唐书无专传者,就更显得重要。此碑为研究唐代历史和有关事件提供了依据,对了解唐代官制亦有参考价值。
    万年宫铭碑原来立于九成宫的永光门外,与九成宫醴泉铭碑遥遥相望。嗣后,因九成宫毁,加之碑石临近河水,随时都有被毁的危险,后人遂将碑迁到九成宫醴泉铭碑处,保存至今。现已建有碑亭,妥加保护。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还是行书漂亮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慈善寺石窟距离麟游县城非常近,空气非常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麟游真是大气,国庆期间九成宫和慈善寺都免费。我们五人是慈善寺最早的一波游客。慈善寺石窟位于陕西麟游县城东6公里处的漆水河西南岸。石窟开凿于仁寿年间(601-604年),高宗永徽四年(654年),又大规模续建。慈善寺石窟是为隋唐两朝皇帝到麟游消夏避暑做佛事所建。2001年06月25日,慈善寺石窟作为隋、唐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据《麟游县志》载,石窟包括北、西两座洞窟及附近崖面佛龛。北窟深6米,窟顶呈孤形,造佛像三尊,洞壁上雕佛龛两座,南龛内雕立佛一尊,北龛无佛像。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两手掌都可活动,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西窟约高5.6米,深2.56米,窟顶较平,造立佛一尊,高4.5米。北壁有尖拱形的佛龛一座,内雕一佛二菩萨,西边雕胁侍。佛、菩萨均头戴宝冠,上身赤裸,佩戴璎珞、臂钏和锦带,下身系裙,轻柔飘洒。南壁有小龛一座,内雕一佛二弟子。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附近崖面雕佛龛五座,呈平面方形,每边只有1米余,龛内各雕造像一至五尊不等。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到永寿看武陵寺塔,没有找到很好的拍摄角度,很是遗憾。武陵寺塔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90公里处永寿县旧址原武陵寺内。初建于北魏天兴年间(398~404)。现塔为宋代建筑。塔为八棱七层砖塔,高21.7米,由于塔身倾斜,底部砖块严重脱落。1985年进行了修葺,发现宋代钱币和宋大观年间的砖刻。2006年05月25日,武陵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之后去旬邑泰塔,正在施工,费劲口舌就是不让进院。附近找个房顶上去拍照。泰塔又名旬邑宝塔,位于陕西省旬邑县旬邑中学院内。建于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高53米,直径12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结构为楼阁式青砖塔,塔内有旋转木质楼梯可至塔顶。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离开旬邑本来计划回到甘肃,但是导航显示需要两个多小时,遂放弃。四方客陪我们重游彬县开元寺塔。彬县开元寺塔位于陕西省彬县县城内,俗称“雷峰塔”。该塔创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底层每边长5.6米,通高47.84米,单壁中空。底层辟南北二券门,二层以上每层设四个券门,上下位置逐层相错,每层均作仿木结构三间,每层均叠涩出檐,塔顶为砖砌攒尖顶,上置铁质塔刹。彬县开元寺塔,也称“彬塔”、“彬县塔”,俗称“雷峰塔”,在陕西省彬县城内西南角紫微山下,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这里也赶上施工,还好有不错的平视角度可以拍照。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最后一站到长武看昭仁寺大殿,这里也是博物馆,免费开放。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初一看,大殿很是一般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一看斗拱,发现了异常,没见过这样的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这等结构真是没有见过。昭仁寺大殿位于陕西省长武县城关镇。寺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历代多次重修。原寺已毁,现存大殿为宋代重建。该殿梁架结构颇为特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罕见的一例。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面阔三间,10.6米,进深三间六架椽,10.5米,殿高约8.5米,单檐歇山顶。基座高1米,前有月台。大殿平面用檐柱12根,柱头用阑额、普柏枋联接,阑额至角柱不出头。转角、柱头、补间各施斗栱一朵,斗栱结构简单。殿内无柱,也不用七架梁,梁架由 4根角梁和4 根转角梁架叠的八卦悬顶方式起拱,承托檩条和椽子。其结构方法是 4根转角梁各置放在前后檐和两山的柱头斗栱上,在转角梁的中点置立柱承托前后檐下平榑和两山的承椽枋,承椽枋上置平梁,平梁上置蜀柱组成山面梁架。明间两缝平梁则由四根角梁后尾挑托。平梁上置蜀柱和叉手承托上平榑和脊榑,结构精巧,深符力学原理。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北京古迹群国庆陕甘之行第五天麟游永寿旬邑彬县长武
夜宿延安,延安到处都是单行线,停车也极为困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