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3唐县寻游之明伏石窟

标签:
佛学历史旅游图片 |
分类: 造像 |

明伏石窟位于唐县明伏村北唐河南岸,石窟形成于唐、明两代。明伏石窟在当地被称为“千佛洞”,共分上、中、下三层,均是依山凿壁而成。现上层已不存,下层由于潜在水中无法看到,只有中间一层能够看到。
在村内大妈的热心指点之下,我们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右侧树后已经可以看到造像
窟内有天然的石床、石枕、石臼,西壁雕凿43尊佛像,最大的高60厘米,最小的高9厘米,大多数高28厘米左右;东壁上有三尊佛像,都盘膝坐在莲台上。西壁43尊佛像的左面阴刻有佛的名称,中间最大的普光佛下有两个供养人像,右下角的文殊菩萨下面是狮子雕像,狮子下面有两个供养人像,群佛雕像的下面有一处壁画的痕迹。东侧石壁上有三处壁画的痕迹。窟内所有佛像头部均在文革时期被砸毁,其余部分较为完好。
明伏石窟无确切雕凿年代,从雕像的造型风格及雕刻工艺等方面看,其雕刻工艺精细娴熟,衣褶疏稀匀称,线条流畅自然,具有典型的唐代造像风格,当为唐人作品。
1993年7月,该石窟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群主天翔正在寻找新发现
照张像,还有人淘气
天翔照的主佛
石臼
石床
天然的洞窗
出洞还是有些难度的
有点儿难
我可下来了
已经习惯和群友们一起出行,一起爬洞,一起跳墙,一起寻古,一起欢乐感谢群主,感谢一起出行的群内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