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6海淀寻游之西顶碧霞元君庙(广仁宫)

标签:
旅游 |
分类: 宗教建筑 |
西顶也称广仁宫,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蓝靛厂,旧址为明正德朝创建的嘉祥观。万历十年(1582年)发内帑重建,十八年(1590年)建成,并赐额护国洪慈宫万历庚寅(十八年、1590年)《洪慈宫完工记》碑。天启朝再修天启四年(1624年)《敕赐洪慈宫碑记》碑。清康熙戊子(四十七年、1708年)重葺,次年竣工,五十一年(1712年)改名广仁宫。
广仁宫的殿宇
广仁宫建制宏伟壮丽,初时占地面积达13000平方米以上,院落四进,殿宇五层。广仁宫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宫门:面阔三间12.53米,进深4.61米,砖石结构,灰筒瓦歇山顶,券门三座,两旁带八字影壁,前立牌坊(已不存),正门内末见钟鼓楼遗迹;天王殿面阔三间14米,带东西朵殿各一间,进深7.6米,筒瓦硬山调大脊,殿内有四大天王塑像,座下八鬼怪(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正殿即娘娘殿,面阔五间21.5米,进深9.1米,绿琉璃筒瓦黄剪边硬山调大脊,前檐三出陛垂带踏跺各五级,内塑碧霞元君像,左眼光、右送子娘娘,下有甲士、侍女、夜叉等。殿前明清碑林立槐柏间,多各会进香碑,以及天启四年《敕赐洪慈寺碑记》碑,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碑、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御制碑等。东西配殿各三间,前出廊,两侧带朵殿各一间,内有冥府七十四司壁画,各司像前摆放铁香炉一只,上有“万历壬子(四十年、1612年)孟冬”纪年;后寝面阔五间21.5米,进深9.1米,绿琉璃筒瓦黄剪边硬山调大脊。正殿后檐明间与后寝前檐明间之间有五间穿堂相连通,此种形制仍然保留了宋元时代的布局;穿堂的正中一间是过道门,东西面各出垂带踏跺四级,后寝从此门出入,不另辟门;后殿名三圣殿,面阔三间14米,带东西朵殿各—间(已毁),进深7.7米,绿琉璃筒瓦黄剪边硬山调大脊,殿内供奉太乙、天齐(东岳大帝)、太阴诸神塑像。三圣殿前立有万历庚寅(十八年、1590年)《洪慈宫完工记》碑一座;殿后即为后罩楼,楼两层,面阔五间21.5米,进深9.76米,绿琉璃筒瓦黄剪边硬山调大脊,下层四天将守门,祀三元水府之神,上层祀玄天上帝像,各塑像都很精致古朴。阁前原有娑罗树左右各一株,“二人围抱不能合,绿周遭、蔽日月,皮鳞鳞、脂涎涎,触手香不散”(周肇祥《琉璃厂杂记》四)。
没有找到市保牌。只有区保牌。
远观正殿
不开放
正殿有个西门,只接待旅游团,不会还有曾经的骗子,在蒙外地朋友吧。我想进去看看被拦了。
娘娘殿背面
娘娘殿前的碑座
娘娘殿东侧的残碑
诸真殿
正中是吕祖
药王
财神
西侧
东侧
西侧壁画,新壁画上方能够看到一条老壁画
东侧壁画
两边的老壁画遗迹
梁上旋子彩画
后照楼下层是甲子殿,上层是元君殿
道教的斗姆难道就是佛教的摩利支天?
六十太岁
丙辰太岁
出来看尚未划入广仁宫的部分建筑
带有两座耳房的天王殿
这家小商店就在山门之内
山门一角
山门侧面及八字影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