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聚无线为“环塔越野拉力赛”赛事中提供FREE WIFI互联网服务的活动完成的相当完美。而我自己也充分享受了拉力赛的紧张和刺激,过一个有意思的五一假期。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宣传活动,我承认这有做秀的嫌疑,但是仅仅是“嫌疑”,实际上验证了新一代通信服务的价值。这次带到前方的装备包括一套IPSTAR卫星天线,1.2M天线,4M下行,2M上行,WIFI设备包括2台普通AP(BUFFULO WHR-G54S,LINKSYS WRT54G),还有阿德利亚的MESH和Axelwave的室外AP,操作装备的就我一个人,同时我还肩负着摄影记者和车夫的工作。这次活动参与的比赛车辆接近200辆,后勤车辆上千部,记者156人,分为电视、广播、网络和平面四个组。赛事的新闻中心在4月28日的媒体说明会上首先这次首先保障电视媒体的传输,而我们和赛事的网络官方媒体越野E族一起提供互联网服务,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他们的通信保障为中国电信新疆公司移动通信局。我不想把这想象成传统通信手段和互联网时代通信手段、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竞争,但是做一些对比是很有意思的。
5月6日第三赛段,被成为“死亡赛段”的克力雅河赛段因为工作路线和比赛路线必须是1条路线,11辆运载着电视转播设备和工作人员,以及电视媒体记者的车辆全部陷车,十几个小时只行进了30公里,未能进入到220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深处的营地达里亚布依。我当时在5日夜里驾驶一辆郑州日产皮卡,将设备和我自己送到了终点营地。我的设备无论是重量和需要操作的人员都是非常轻便。实际上,WIFI这样的AD HOC网络,当时就是DAPPA为战场环境研发,后来转为民用。但是这样轻便的设备,在传输能力上与传统通信手段弱点么,其实不。新疆电视台每天的专题节目,因为传统转播设备没有进来,我们通过互联网帮他们传输了720P高清图像,使得最后他们没有开天窗。达里亚布依这个1984年石油勘探才发现的“野人村”,1987年中国最后一个建乡的地方,在那3天成为中国第一个WIFI覆盖乡。
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在这种极限赛事中能体现很多特点。电视媒体报道阵容强大,装备精良,因为他们的资金充足。为什么他们资金充足呢,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广告用户。互联网媒体,在越野这个领域,只是一些垂直门户,如越野E族,还有就是各个越野俱乐部的网站如越野联盟网站以及一些爱好者社区。实际上很多的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对比文章都做过很多分析,这里可以再说些特点。关于传播的定向性,这次赛事,普通的电视观众也就是看一个热闹,而互联网媒体更多的是参与者――汽车的爱好者,从广告的效果来看,这种专业赛事在目前中国比不上足球或者奥运项目,但是汽车爱好者实际上是非常高端的人群,电视媒体的广告效果“实际上”比不上互联网媒体;从内容选择上,电视媒体实际上只是记者和编辑的眼光,这些记者大多数根本就没有到最现场的地方,也不专业,而互联网媒体,很多赛手本人拍摄的照片,发表的感受在第一时间,未经编辑,加上随队的爱好者各个视角把比赛内容的传播到了后方,在传播的信息量和准确性上,电视媒体根本无法相比;在媒介数量上,互联网媒体可以是文字、图片和视频,其丰富程度也完全超越电视、广播和平面,如果再考虑到互动性,一个赛手的女儿在博客上看到老爸比赛关于理性与情感的选择的文章的评论,这些更是传统媒体不具备的。而让这一切发生的,是我们的宽带无线互联网。AD HOC自组织,AD HOC 的网络,AD HOC的信息传播。
这次拿到新疆的设备,包括运营的成本,我之前说过,和我们在后海提供的服务是一样的。先进的技术装备,并不是高端就高价格,反而是草根可以普遍使用的。我带的IP STAR卫星,是泰国前总理他信的通信公司发射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民用通信卫星,是第一颗互联网卫星,卫星总带宽45G,但是其是为第三世界特别是乡村地区提供便宜的互联网服务设计的。我带的MESH基站,价格是传统无线通信基站价格的百分之一,如果算上我用的普通AP,价格更是千分之一。宽带卫星加上WIFI却可以在沙漠深处提供刚才提到的互联网时代该有的服务,这是一次对技术进步最直接的验证。所以,我在文章开头说,这不是做秀,这是时代的进步。那么能与此想对比的是2003年中国移动为珠峰攀登活动提供GSM通信保障,2006年,中国联通为中科院可可西里科考提供CDMA通信保障,而2007年,伙聚无线为“环塔拉力赛”这样的在无人区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宽带互联网通信保障,这是国内第一次,是可以写在中国通信史上的里程碑。如果把技术竞争和体育竞赛做一个对比,伙聚无线就是要去追求通信领域的更高、更快、更强。
从新疆回来快10天了,回过头去看这12天的赛事,看自己每天写的BLOG,感慨很多。让我去回顾一下:
1)4月27日,设备调试成功,想着在沙漠深处提供FREE WIF的梦想就要实现,内心很兴奋,还有对沙漠恶劣情况的担心,在比赛前的日子,想了很多,比如:关于梦想,创业和个人的兴趣;车队和创业团队…
2)5月3日,35团,第一次在这个罗布泊边缘的营地架设好了设备,并第一时间提供了服务,把西尼尔赛段的照片和视频传回后方;I
3)5月4日,在且末营地,中国电信移动通信局的设备,十几个大箱子,一堆工程师很专业的就在我边上10米的地方,而我一个人,1个纸箱子带的设备,而我却感觉很骄傲;
4)5月5日凌晨,夜里就我一辆汽车穿越220公里的沙漠和河床,夜里的宁静和孤独,但是那是我玩越野以来最兴奋的穿越;
5)
6)5月11日,在和田河麻扎塔格营地,最后一次宿营,这个唐代的古战场,塔克拉玛干最高点,我的FREE WIFI在沙尘暴中依然工作完好,但是通信的保障也带来很多困扰,工作的邮件要回,股票要关心等等,而比赛要结束了,不免失落。
这次活动的实现了两个疯狂的梦想,第一,作为WIFI创业者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提供FREE WIFI服务;第二,作为越野爱好者,单车夜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克力雅河。体会到的那种激情和满足是一种毒药,让人沉迷,继续追逐下一次。
FREE WIFI在塔克拉玛干的4个位置
35团营地
且末营地
达里亚布依营地
麻扎塔格营地
赛车
比赛现场
沙漠中的沙尘暴
麻扎塔格古战场
新疆电视台的在传送节目
队员在野外上网
单车夜闯克力雅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