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提到,我们无法给出WEB2.0盈利模式答案,但是可以通过类比,可以得到些感性的东西。刚才说到广告,其实广告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最近几年非常成功一个案例是分众,属于户外广告的范畴。大致了解户外广告的人都知道,批到在外面放一块广告牌是多么困难,这个行业在02几乎没有新进入者的空间了。而分众创造性的利用技术进步(液晶屏),生生的就开辟了一块很大的空间。所以,我们做一个类比,在网络空间我们能否在拥挤的互联网广告市场开拓出一个全新的空间呢?我觉得,我们在发展WEB2.0应用的时候是WEB2.0的思维,在盈利模式上,其实也应该有2.0 的思维。也许是WEB2.0从业者很多并非有销售一线的经验,所以还是在重复只要有应用就会有需求,有需求就会有盈利的老路。互联网10年,大家都看到了,互联网就这么怪,有需求但是并不容易就自然而然有盈利。
刚才韦老师提到要有果因思维,韦老师是营销高手,他实际看互联网看的很透。做互联网就要有果因思维。分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江南春一开始就知道要什么,然后织出一张网络,那么怎么会不成功呢?所以,我们觉得寻找到WEB2.0的盈利模式就需要这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是2.0的。WEB2.0有很多特点,这些特点对传统商业的颠覆更大,为什么,因为互联网不是发展成熟了,而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刚露出苗头,2.0是1.0 的升级,自然该是这样。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些特点去寻找机会。比如长尾。长尾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一种颠覆。WEB2.0的很多东西都非常适合长尾。通过长尾的理论,我们实际上现在是可以看到一些WEB2.0成功的商业模式的样子的。
比如广告现在是这样的形式,那么将来可能就不是了。我举一个例子,比如《精品购物指南》当时这样的报纸就是对传统报纸的颠覆,一个全是软文和广告的报纸怎么会有人看?!我们再看,很多BLOG写的内容,其实我们都可以认为是“软文”,比如,你说你吃了哪个馆子好,你用的那种香水有什么特点等。这样的软文实际上是无害的甚至有好处的。因为BLOG的传播特性决定了这样的传播只可能是小众传播,和大众传播不一样。在模式上和口碑传播是一样的。在大众传播时代才会有软文、公关稿和广告。所以,你在小众传播的2.0的东西上去做广告,怎么可能成功呢?顺着这个话题可以谈更多的东西,但是有些偏离主题了,以后我们再谈。
总结一下。我们觉得做WEB2.0不能仅仅是形式上是2.0 的,而思维还是1.0 的。互联网通过2.0 的升级后,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将可能更具革命性。但是,要先知先觉的看到可能的结果,所谓果因思维,实际上是具备2.0 的思维方式,反过来,看WEB2.0的服务和应用,才有可能成功。市场不会等你,为什么?网民都1个亿了,和当年新浪从几百万网民圈地圈过来不同,循序渐进的发展没有时间和空间了。你做BLOG,新浪一做,很多人就慌了。其实慌了,说明他在做2.0 但是思维还是1.0的,因为前面说过商业模式不可能多种多样。其实如果思维是2.0的,空间还大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