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清华经管学院咖啡厅和新浪IT论坛几个朋友聊WEB2.0的盈利模式的事情。
这个题目太大,而且是聊天而非理论研究,所以,只是把当时的聊天的要点记录在这个地方。
实际上,如果有人知道问题的答案,那就太牛X了,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经验的角度,尝试着看看如果WEB2.0盈利,会是什么样子的。对WEB2.0 来说,什么才是WEB2.0? 实际上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现在网上提到WEB2.0时,只是说是从历史的角度,从WEB1.0的对比去看。所以,看WEB2.0的盈利模式也只能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对比一下1.0时代的盈利方式。
WEB1.0时代的盈利问题,经过互联网10年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些答案。比如互联网广告,比如电子商务等。大家会发现,WEB1.0时代的盈利模式,其实很多都回归了商业传统。就是应用会很多种多样,满足客户的很多需求,但是盈利模式却回归那么有限的几种。所以,我们设想WEB2.0时代的盈利模式可能也是非常有限的。为什么只会是有限的几种模式,而不会是更多?因为从1.0的历史来看,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只能对商业价值的实现进行重新整合,比如互联网广告,国内、国外的门户都是因为实现了互联网的媒体特征,从而可以在媒体这样一个角色上,实现广告盈利模式。
我们就从广告谈起,现在很多BSP做法上实际还是门户方式。发动专业写手或者普通的BLOGGER写BLOGGER,然后根据文章的可读性点击率等,通过编辑放到首页,通过内容获得以阅读这样的方式参与的客户,从而实现广告价值。这个和传统的门户网站是没有本质的区别的。WEB2.0的研究者讨论更多的也基本是在内容的组织方式、传播方式上讨论和传统媒体、传统互联网媒体的区别。这个阶段的实践过程最典型的就是BLOGCHINA,通过公开的资料显示,它自己定义的盈利方式和门户无异。
如果说,WEB2.0 能够从文化上和技术上,完成对传统媒体和传统互联网媒体的一种取代,那么WEB1.0中门户的盈利模式的成功就有可能复制。但是现在还看不到这样的趋势。BSP的内容现在并没有比门户的编辑整理的内容显得更加可读。而且,随着1.0门户网站自己的参与,完全新创立的BSP很难取得独立的成功,也就是说,如果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即便能够盈利,收获者很可能是1.0时代的门户。不光是BSP,那些做论坛搜索和社区的网站,虽然有大量的原创内容,但是在和1.0时代的门户竞争方面,并无太大优势,很多1.0时代的巨头,本身就维护着巨大的社区。
从需求角度,很多写BLOG的BLOGGER,写文章也并非为了进行大众传播,这个和众多泡BBS的网友是一样的。我们发现,社区的赢利模式即便在1.0时代也并不突出。针对个人的社区现在还没有独立的赢利方式,最多只是实现了收入,可以养活自己,采用的方式也是多管齐下,有广告、SP等。与个人网站不同的是商业社区网站,如阿里巴巴和一些行业社区可以靠会员制收费。实际上,并不是说社区网站无法盈利,而是说相比门户很难获得竞争优势,盈利规模不够而不能成为主流。什么意思呢,就是服务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无法获得得到用户的忠诚,社区网站一收费,人气就没有了,商业社区更多是靠推销,推销一停或者面临竞争,社区就无法维持。这个和EBAY和门户就不一样,相比之下还没有达到一种稳定状态。
(待续,新浪发长文章不方便,下面链接)
http://blog.sina.com.cn/u/53d29d93010000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