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点涵养

(2012-03-27 08:26:19)
标签:

涵养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心里会很堵,不舒服,这个时候,思维千万不要顺着情绪去走,而是静心。

 

说静心,也许是不容易的,思维也如运动着的所有物件一样,一旦运动起来,停止或改变运动的方向速度,都是一件极用力的事。但是,如果我们慢慢把速度放慢,慢到调整任何都很方便的时候,也就不感觉到用力了。我说静心,就是把引起不顺的事在心里放得少些,减少得越多越好,这个时候是可以静心的了。这样的静心过程,可以用做其他喜欢的事,或写写东西,还有,与其他人聊天,但不要聊与此相关的话题。这样会把心静下来……

 

静下来之后,我们可以细想形成不愉快的事情的缘尾,最终,人要学会把一切与内在无关的事都放下,有些是放弃。当今,好像这个社会的法律意识比以往强了,好多人习惯用法律来对应自己遇到的事。其实,在家庭民事的好多方面,法律,只是一个道德的最后的承接平台,如果说,道德在人们的心里还存在着的话,法律是用不到的。这一点,好像今天的世人不是太知道,一说事,就说,去法院,而是把原有的亲情、友情等都丧失了。当做完了这些事,才明了。当然,有些事也不是说一进入法律,情感全无,比如,有些家庭老人在此前就把自己的财产做了法律上的安排,如留有遗嘱,这是完全有法律效应的。这也是长辈的一个责任。这种做法在发达国家和台湾香港比较多,而今天的中国还是少见的,我感觉,这依然是与经济基础的较低有关系的。比如,农村的几间草房,这还值得请律师把遗嘱放在银行的保险抽屉里吗。显然不会,这样的人群自然也不会有这样的法律意识,加上,这样的法律程序也是要有相当的花费的。

 

越是朴素着的人,那种情感来得越天然。把朴素的亲情看得很重,感觉很好,会很珍惜的。而若心钱物为重,多是会忽略了这样的情感。

 

矛盾的普遍性,不会因一方的心理素养的高而不存在,只能说,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一些争端。当今,以自身在人前的表面位置为重的人还是挺多的。我感觉,因为认知的减少,习惯于用自身在他人面前的感觉高而成了人的一种自然满足。但在多重关系存在着的时候,这就很难让一方的谦让而另另一方得到满足,因为,还有许多方。如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一点谦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