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情半球理论:把科学改造成美学

(2012-03-03 13:16:04)
标签:

爱情半球理论

科学

美学

崇高

马未都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爱情半球理论:把科学改造成美学

挺欣赏马未都先生的,喜欢他说话的简单直率的性格,更喜欢他说话中的思想观点,还喜欢他观点的新颖。

 

有时,很有些这样的感觉,也许一些问题和他认识的差不多,可是没能如他那样清晰地说出来,当一看到他的所说,立刻让你心中很有共鸣的感觉。他还关于把一些概念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他今天对于爱情的论述,提出自己的半球理论,并把婚姻比作一个球,男女双方只是一个半球,若能捏合在一起滚动,要有良好的半径。呵呵,说得真形象。滚球,实际上就是一场人生修炼。这也是他的观点。他还说,爱情是抽象的,无法用科学方法测量,最后,他提出若把科学改造成美学,这样就好了。

 

看到这儿,我也一直在想,人们什么都用一些精确的东西来定义,其实,在人的思想情感上,不是这样的,而是感觉。感觉也许很多时候是模糊的,不成为一个边沿清晰的物体,但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人的思想情感,判断是非,情感表达,更多的时候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人们要活得开心,要有幸福感,更多的就是要有这样的修炼过程,一个把科学改造成为美学的过程。这个观点我是十分赞成的,且在此前,我也有过一些这样的议论。

 

现在,人们什么都去斤斤计较,一个大家庭,在你小时候的成长过程中,也许有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及更多的亲人们给你在成长过程中的帮助和疼爱,可是,当你长大之后,你和家人中的所有人,都无法用以前和今天的数据来对等交换。但是,我们要有的是,在任何情形下,我们都会心存感激,在可能的条件下,去给抚育自己长大的长辈,和自己一起成长的平辈,还有小辈,还有朋友,甚至是有缘的人,都能给他们一些感恩之心。需要的时候,用自己的力量给人帮助。能有这样的心情,会感觉到人生幸福的。

 

马先生提出,爱情半球理论,我提出,人与他人全部是这样的,都存在一个滚动与磨合的情理概念。也就是说,人和他人,都存在着好多这样的球形关系,都需要我们来滚动磨合,才能保持良好的关系。的确,半径差距太大,也许,这样的滚动关系只能保持很短暂的时间,自然就会有了球的拆散,而没有了一个完整球的滚动。

 

科学在物质的进步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在人文中却不完全是这样的。人文意识我更赞赏的是美学中的崇高。人生更多的时候是在与人交道,这需要的不是斤斤计较,不是数据上的交互,而是一个感受,这就是美学中崇高的感受。

 

下面是马先生的原文……

 

 

我有一个从未公开说过的爱情半球理论,在赵胤胤陈数的婚礼答谢宴会上致辞时说了出来。我看来宾都挺爱听,就知道这理论浅显易懂,索性写篇小文,求得大家论证。

    任何一个男人或女人在婚姻社会上只是个半球,必须捏合在一起才能滚动。但问题是男女之间的直径不一,很难保持一致。如果直径差距不大,完全可以磕磕绊绊地往前滚,滚着滚着棱角就磨平了,滚起来就舒服一些;如果直径相差过大,无论初始力有多大,滚着滚着就滚不动了,只好一拍两散,另觅新人。两人直径完全一致极为罕见,据说天下有一见钟情,一生没有拌过嘴,同日拉手升天者,此乃神仙。

    爱情直径不是一种科学数据,无法测量,它是个文学表述,构成极为复杂,甚至随时可变。它由家庭背景、文化教育、个人性格、人生经历乃至癖好多重组成,甚至外力的出现都可能临时或永久改变其直径。一个人的直径是否坚强,实际上也有赖于个人的修养及对方帮助,所以两个人能不能很好地“滚球”,实际上是一场人生修炼。

    人生“滚球”如路途平坦还比较容量长久,但一遇坎坷,捏起来的“球”的粘合力就会受到考验,途中还有大量的半球诱惑,往往这半球磁性还大,大部分的球都是在坎坷和诱惑中裂开的,怎样保持男女双方的直径尽可能地统一是爱情马拉松的课题。

    爱是抽象的,情是具象的;爱情是自然的,婚姻是非自然的;在法律框架下经营爱情,是人类自己为自己出的难题。知道自己是一个半球,知道自己还有“直径”这样一个局限,就应该知道怎么对付对应半球的直径,把科学改造成为美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博客
后一篇:博客读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