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铅笔头,铅笔帽

标签:
铅笔铅笔头铅笔帽折叠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至今,我收藏着德国施德楼的铅笔,还有中华牌铅笔,友爱牌子铅笔……
总是对铅笔情有独钟。
很喜欢铅笔给的的感觉。我喜欢的铅笔,不仅是漂亮的,有橡皮头的,就是最普通的,原来那种没有油漆,也没有画面,只是白色的木杆,我也喜欢,只是现在再也见不到了,因为那个年代,陪伴着,让心里很舒服的。有多少字,是在这样的铅笔下写成的,写好的,写出了深情呢。
说铅笔,些许今天的人大都没了感觉,就是学生们,也没有多少喜欢了。还是那句话,也许,人的喜欢多是小时候伴随着淡淡的生活就存在着的。
因为喜欢铅笔,所以,用铅笔时很仔细的,削起来,也是很细致的。每天晚上做完作业,一个很喜欢做的事,就是整理铅笔盒,削铅笔。一般,第二天要用的铅笔至少要准备五枝。这些铅笔都削好,从长到短整齐地摆放在铅笔盒中。旁边的空中,放着小刀和橡皮,上面放着尺子。
铅笔从长到短,最长的一般是最喜欢的铅笔,橡皮头的,彩条的,刚刚削的,这样的铅笔能在笔盒中放上一个学期,因为喜欢,就基本不用,多用的是不带皮头的,最普通的,有的就是白色木杆的,因为这样的铅笔价格和好看的皮头铅笔价格相差很多的。当时,皮头铅笔一般是在五分钱以上一枝,一枝普通花杆的是三分或再便宜一点,一枝白杆铅笔只有一分钱一枝,所以,平时用的最多的还是这样的铅笔,把那些好的,都存起来,或者到考试的时候再用。
削铅笔,那个时候多用小刀,有转笔刀也是少用的,因为,感觉转笔刀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把铅削断,且转笔刀削出的铅并不好用,用的时间也短就粗了,而自己削的,可以留的铅长些,挎的时候,可以让铅细些,这样用起来可以用得更长些,写的字更多些。每次削铅笔,都会感觉自己削得是很好看的,在心里自己也有给自己的一个欣赏。
铅笔用得很短了,手不好拿了,我们都叫铅笔头。这些铅笔头,我也依然喜欢,从不扔掉,因为,可以有铅笔帽戴上,就又可以用了,最后用到铅笔帽放上也不好用的时候,还会用小刀在小间把它劈开,把铅取出,再用。有活动铅笔,可以用这铅芯。
铅笔帽在大类上有两种,一种是买来的,另一种是自己用纸叠的。买的,有长的和短的,也有带橡皮头和不带橡皮头的,颜色呢,有好多种,大致有红色的,金黄色的,深蓝和淡蓝色的,大致是这几种吧。这是用很薄的金属片做的,能用很久的。不知什么时候,再也见不到卖的铅笔套了。经常,我们把铅笔帽也叫铅笔套。
再一种就是自己用纸叠的。把纸折成笔差不多宽的厚厚的纸条,约有20公分长,另一个就是把纸卷成卷,内径要比铅笔稍微粗一点,因为,要把纸条塞进去,成一个筒的感觉,这样,再把铅笔放上,就可以对铅笔头有了加长感,铅笔头也就可以再用了。
一说儿时的这些事,我一直在想,不是简单地回忆,的确回忆给我一个暖融融的感觉,但,更多的,我是在想,这些,给人在以后是些什么呢?在思想上,在动手能力上,在生活习惯上,这些,就显得更为富贵了……人的能力,应该说,很多都是在这样小时候的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对人的教育,也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
1564年,在英格兰的一个叫巴罗代尔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的矿物--石墨。由于石墨能像铅一样
在纸上留下痕迹,这痕迹比铅的痕迹要黑得多,因此,人们称石墨为“黑铅”。
以石墨或加颜料的粘土做成的笔芯为书写介质,用于学习、办公、工程制图、美术、绘画、各种标记等的书写或绘画工具。古代希腊、罗马曾有用铅金属制成类似铅笔的铅棒。这种笔多制成锥形,利用铅与其他物体摩擦而留下铅的痕迹,用以划线做标记。14世纪时,欧洲出现类似现代的铅笔,荷兰画家曾用以在纸上绘画。意大利人曾使用铅和锡的混合物制成铅棒,用于绘画和书写。1565年在德国人C.格斯纳的藏书上有用铅笔绘制的图解,并记载有“为了制图和笔记,人们用铅及其他混合物制成笔芯,然后附上木制的把柄,进行划线……”的文字。同年英国开始以石墨为笔芯手工制出最原始的木杆铅笔。1662年在德国纽伦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铅笔厂──施德楼铅笔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