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
(2011-11-24 15:20:03)
标签:
供暖冬季火炉暖气电热器民生煤票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过了小雪,天气一天冷起一天了,暖气挺好的,室中温度多在24、5度,也许是天气不太冷吧。有规定,供暖不足16度,可找供热公司,经查,可不收取暖气费用。说是这样的,但真的不知道谁家因暖气不够温度而不交费。现在取暖,方便多了,现在只是担心暖气跑水了,其他没什么。
以前,取暖没有暖气时,是生炉子,那个时候的火炉很兴旺的啊,各种各样的,开始是烧煤,大块煤,有有烟的,也有无烟的,后来多是烧蜂窝煤。块煤不能封住炉子,火旺,点燃快。小时候,一往火炉中添煤,就能听见轰隆轰隆的声响,有时,响得都怕,好像要把烟囱烧化似的,因为,烟囱已经红了半截。随着轰响,屋子里也是暖洋洋的,可轰响过后,声音渐渐消失了,温度也就慢慢凉了下来。要再来添加煤,才能再来保持温度。那个年代,煤是发票的,按人口。家中的煤票,买了大块煤,还要留着过年下饺子。所以,平日用得很节约。
煤,不是去了就能买到,到了冬天,都是要挨号买的。有时,一挨就是一夜,因为煤店里也没有煤。在我10岁时,就和家人一起轮流挨号买煤。晚上,穿一件棉猴,手脚都包得厚,棉鞋,厚棉手套,大围巾裹好,这样,呆在那儿挨号,也不知道会挨到什么时间。挨号的人自己用纸撕开,写上号,给在挨的人按顺序,是说,到来了煤的时候,就按这个号来买。可,煤一来,人们一窝疯似地涌向卖的窗口,谁的劲大,谁就能挤上,我们经常因为挨得时间长,在前面,却因为没有大的力气被人挤到了后面。有时,是别人看我们真的挤不上,就帮我们再来挤上买的。
有了这买好的票,还要去拉,家人一起找好车,我们拉回来。说起来也怪了,那个时候,车也多,有三轮车,也有地排车,其实也和人家不太相识,但去了给人家说要借用一下,干什么用,人家就会给你。现在,要想找个车难啦。现在装修,有些垃圾,自己都没有办法处理,车也没有,也不能往外面扔,只好找专门从事这个活的人,是要给钱的,钱还给不少,现在的劳力用工可贵了,如果按天算,最少一天是200元。拉垃圾,就更贵了,要看你是住几楼,一层一个价格。那个时候,我们借用的车是不要钱的,那个年代很少有钱的交易,除非是买东西。
好像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家庭兴土暖气,是说自己家装起暖气,可热源是自己家的炉子,这样干净了很多,屋子里也能保持比较长久的温度。土暖气还有一种,是用电的,做一个供暖气用的水炉,通上电,在控制上多加几个,功率大小这样可以调节,最大可以是2000W. 这样的自制暖气就更方便了,就是用电多些。现在,有些家庭没有供暖,还在用这。
除了这些,现在也有用空调来供热的。今年又买空调,我说,要冷暖的吧,卖的笑了,我很纳闷,笑什么啊?他说,北方已经多年没有单冷的了,国家不允许北方有单冷的空调,你想买,要到江南呢。呵呵,我真的不知道。因为,我在97年买一当时刚刚兴的家庭柜机,是海尔的,当时感觉有暖气就要了单冷,其实价差只有几百元,那个时候买了这台机器是7200元,结果用途少了很多,因为,当冷时,还没送暖时,或停暖时,都会有冷,可眼看这空调不能用。现在,用空调取暖的也多了起来,但空调取暖还是干燥得很,不是太舒服。
现在,电器供暖的有很多了,红外线的,电热管的,还有过用油的,说油的不安全,不知现在市场上卖的还有没有啦。
到了90年代,差不多就都有暖气了。在90年代之前,暖气是用汽来供热的,而现在,是用水供热。很多地方,是用生产中的剩余热源,来循环供热,这也是节能的一个方面。
天气冷了,房间里暖洋洋的,挺舒服的,可最让人挂心的是,担心暖气跑水,至今我还在担心……
现在的供暖,已经不完全是家庭个人的事了,已经进入到社会中,只要注意,可以看到,现在几乎天天有相关的报道。不过,冬天的供暖,真的是一件大事,尤其是老弱病残者。能够让人的生活舒适,冬天的暖和真的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