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得眼泪流出来
吃饭喽,一大桌子的饭菜摆好了,妈妈说,还少一个菜呢,不用说,家人都知道说的什么菜----“闷菜”。妹妹从橱中拿出小菜罐,刚一开盖,一股呛味喷鼻而来,把小菜放入盘中,呛味就更浓了。爸爸夹一筷子小菜,一吃,呛得就想“啊嚏”,看着那样子,大家都想笑,可谁吃后,都会有这个样子。吃了难受,还是想吃。这,就是这个小菜的魄力所在了。到了秋天,山东人,尤其是沂蒙山的人,最愿意吃这个腌菜了。我会做这腌菜,还是跟着奶奶学的……
闷菜,用的是芥菜疙瘩。芥菜疙瘩,生吃不如萝卜那么甜脆,炒了也不如萝卜香,但辣疙瘩腌的咸菜却是萝卜所不能比的,虽然辣咸菜是山东的大众咸菜。可用芥菜做的这闷菜,却不是一般人会做的。闷菜,也完全不是辣咸菜和样子和味道了。
辣咸菜,也许人们都知道,是把芥菜疙瘩整个腌制的,而闷菜却不是,是把芥菜疙瘩切成细细的丝后,经过炒而成的。它的制作方法是,先把芥菜疙瘩洗干净,一定不要放在水中时间太久,因为会把味道泡走一些,然后切,切好后立即就炒,油不能放太多,多了也减少呛的味道。呛锅时,放上适量花椒,葱花,姜丝,嫩绿的辣椒丝,油热后,把芥菜丝放在锅中,快速翻炒,热气上来,稍微加少量水,赶快放在事先备好的容器中。容器可以是广口保温瓶,也可以是小菜罐,方便的话,也可以用大缸子。不管用什么,都要把口封好。保温瓶直接放入就好,用其他容器的,外面一定要保温,这样,三四个小时后,就可以食用了。吃的时候,再放入麻油,就更好吃了。
芥菜丝是白白的,辣椒丝是嫩绿嫩绿的,有几粒花椒,清清凉凉的,好看又好吃。闷菜的做法不难,但掌握火候就是重要的,好多人因为不能把握好火候,不是过了,就是欠了,过了,成了炒菜,欠了,太生。过和欠,都不会有呛的味道。就是这个呛,一直让山东人喜欢。
这个小菜,还有一个衍生的做法,是在闷菜中加入花生米或黄豆,让花生米和黄豆也有了呛的味道,很好吃的,只是,花生米、黄豆是要事先煮好,凉好,当炒好闷菜时,一同放入闷起来。这样的小菜上桌,也很好看啊,一粒一粒的和细细的丝,有着那个特有的味道。
腌制小菜,也许是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关系,东北人做得最好,可,山东人也有自己的拿手小菜。不同的季节,就能腌制不同的小菜。春天来了,香椿芽腌制的小菜,也是好香的啊!夏天,脆黄瓜、大蒜瓣、辣椒、大葱,经过热水一啜,放入各种调料,腌上几个小时,清脆可口啊……还有好多腌制的小菜,以后有机会慢慢再说吧……
2010.0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