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中体现人,而不是有意识地做事
(2011-09-18 14:26:02)
标签:
新闻报道走基层记者利比亚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利比亚的报道,现在,题目都是记者亲历了。我知道,这些报道是要记者靠近现实才能报道的,但是,专门说是记者亲历,又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消息,就显得没有意思了。
走基层,这是当前央视在中央的倡导下开展的一项大范围的采访报道活动,我挺喜欢看的。这个栏目的片头做得挺好看,一个一个记者出现,一个一个地方呈现,一段一段采访,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故事,一个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加上,片头是用一个一个画面,叠加上一段小小的文字做成,看着,挺温馨感人的。画面有点像水彩画一样。现在,计算机做成什么样的画面都行,给人很多情感上的渲染。
这些报道,多数还是挺好的,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各个地区那些基层干部的人和事,有女村长的,有基层书记的,有普通人的……可,有时的报道,怎么看着就这么别扭呢。别扭的原因,还是因为,在做这些报道时,不知报道的主题是突出记者自身,还是突出当地的基层干部。我感觉,报道人家基层的人和事,记者可以隐藏起来,可有些报道,记者却成了主角,这样,让我看着很别扭。就如,有时一些现场专访,记者相对给个镜头或进入画面就可以了,不能专门给记者长镜头,特定镜头,这自然在新闻镜头的应用中是有讲究的。可,现在,一个一个的记者都成了演员了,不停顿地上镜,加上专门的修饰和着装,真的向演员靠近,这也让人看着别扭。
今晨,看的一个走基层的报道,说的是在新疆哪一个乡村,崎岖的山路,这个村到那个村,要走一条有90度斜坡的山路。整个报道,我感觉,就像记者在体验这个生活,他们如何身上捆绑着绳索,上面有人拽,手抓着绳子向上攀登,几个记者轮番表演,也许就是想说明走这条跟的艰难。可整个报道就是这些,给我的感觉重点突出成了自身。我还有一个想法,既然是这样的艰难的路,重要的不是非要这样走,而是如何去改变这儿,能够修建出方面的路,这是重要的。艰难的路有很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我们早就知道的,可现在,通往西藏的“天路”都有了,这儿还比那些地方困难多少吗?我是认可这些困难,可这样的报道,好像记者在学习走这路,这样的报道也是显得没有多少意思了。
我们看报道,是要看人和事,而不是单纯记者如何。一个好的记者,能够把事给我们报道得很好,他自身出现与不出现并不重要,甚至有些时候要有回避,这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