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网,却少上网,是当今人最为明智的选择

标签:
互联网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中国在99年夏季有个统计,当时上网的人才67万,计算机117.5万台,那个时候上网以21至30岁的人居多。而现在,网络在我们生活中却成了什么样子……
网来了,宽带来了,给了人很多的兴奋。可一个人沉浸在网上,等于慢性自杀。
网只是一个工具,认清了这一点,学会使用基本方法,掌握一点技巧,对自己形成的关注有所熟悉,日常情况下,有一定规律地使用,这样就好。
的确,每个时段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触,对人的兴趣的激起是不同的。在每一个时段,还能标志着人的本性和能力。就如七七年往届学生参加高考,这是一个标志,事后,好多人说,那个时候也想考来,就是没考。其实,当时能够有胆量报考,的确是那个年代人中还能继续学习的佼佼者。刚刚有互联网,中国在99年夏季有个统计,当时上网的人才67万,计算机117.5万台,那个时候上网以21至30岁的人居多。那个时候能够上网,的确是一种天然的学习兴趣,也有人的自信。可今天,过了10多年,这个发展已经变了模样,我却感觉,如果不是专业人士,上网是消遣的话,若是有大块的时间上网,对人而言,的确是有害无益。现在,我却认为,能有这样的认识,却是一个明智。
经过了一个轮回,再来看上网,自然和那些本来就没怎么上网来说上网的事,是完全不同的。年龄大些的人,根本不具备上网的条件,有的人,拼音不会,五笔更没有能力学,真的会用语音或手写笔的,还都是电脑高手。鉴于此,年龄在50岁向上的,中国好多人不会上网,就是简单的上网做自己的那点事,但对于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概念不掌握,上网依然是不会用多少的。这些人,现在反而成了赞成不上网的正确者。其实不是的,这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中国有关部门把每天上网6个小时者,定为精神有问题,这个观点我是不同意的。但是,今天的网络,的确也需要人能够正确认识,不能把大块的时间都用在网上。就其最为直观的而言,长久坐着,一个姿势,这样上网对人体是极为有害的,二是,人们信赖网络,看似明了很多,其实不能深解,所以,能够学会把握上网时间,然后有相当的时间去看书,当然包括电子书,我说的上网,是指的自己的用脑少了,而大脑处于游闲的时间多,这样,用脑也不会用了。长久以来,形成习惯,人就少了自我的意识。
愿网络是我们生活,学习中的最好的帮手,也愿网络让我们能够结识有益的朋友,成为我们学习的良师。但一切都在有序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