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文收藏,感谢!

(2011-04-28 08:44:01)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手翻翻

曹雪芹的古典名著《红楼梦》别名《金陵十二钗》,指的是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金陵(今南京市)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李纨、秦可卿。作者以十二钗为主线,全方位描绘当年社会百态。历史上金陵十二钗之说,却并非曹雪芹首创。金陵十二钗应该源出于金陵青楼十二钗,最初指的是明代秦淮河畔青楼中的十二名妓或曰花魁。明代冯梦龙《情史·情痴类》中记载有当年的金陵青楼十二钗:嘉靖间,海宇清谧,金陵最称富饶,而平康亦极盛。诸姬著名者,前则刘、董、罗、葛、段、赵;后则何、蒋、王、杨、马、褚,青楼所称十二钗也。冯梦龙所说的金陵十二钗,是由当时文人才子评品出的金陵青楼十二名妓,前六位刘、董、罗、葛、段、赵,后六位何、蒋、王、杨、马、褚。由此可见,最早的金陵十二钗是古代文人中盛行的妓女选美之产物。其实,远在盛唐时期,文人骚客便常与名妓歌女往来,诗酒唱和。诗人常赠诗名妓,赞美或品评其才艺品貌。到了北宋就开始出现正式评选青楼名妓的畸形选美活动,没落士人以此为乐,还名美其名曰评花榜。所谓评花榜,有的是用各类名花来品评比拟名妓,评选出花魁;有的则干脆模仿科举考试的功名头衔来排列名妓等次,也分一、二、三甲,一甲三名自然便是状元榜眼探花。这也许正是那些在科考中失意的士人,借机对科场和官场腐败的一种挪揄与嘲讽。最迟在距今九百多年的北宋熙宁年间,汴京就已有评花榜活动。当时汴京名妓郜懿以美貌著称,被文人词客品评为状元红,曾红极一时。至明代中叶后,评花榜更为盛行。如明崇祯年间,金陵城曾在侨居水阁举行过一次声势浩大的评花榜活动,四方前往观赏的士人富商的车马挤满大街小巷,水阁外排列的船只像一堵墙,梨园子弟则分三班连场演戏助兴。最终被评为第一名的王月封号状元,在鼓乐声中坐上百花簇拥的状元宝座,用金杯品酒,颇为荣耀。有人还题诗:月中仙子花中王,第一嫦娥第一香。大明天启元年,文人潘之恒还总结自己品评名妓的实践,撰有《金陵妓品》,把金陵名妓分为四类:一曰品,典型胜;二曰韵,丰仪胜;三曰才,调度胜;四曰色,颖秀胜。品、韵、才、色概括了金陵名妓的四种风格,这也成为后来青楼评花榜的四条标准。

 

为收藏,转自阳光春风博友:十分感谢!http://blog.sina.com.cn/u/13015293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朱自清:匆匆
后一篇:樱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