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和国外博士

标签:
保健品归国博士纽赛纳豆一氧化氮总统消费思想观念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越来越多的保健品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有的进入到了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的还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总归,保健品已经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很大部分。
亲人之间对保健品的认知也不是一样的,老年人更多地相信保健品,而保健品商也更多的“进攻”老年人,当老年人信了之后,很自然地会想到儿女,也会很认真的告诉儿女们,要去买那些他们已经相信了的并用过的保健品。品牌不断翻新,内容也不断更新,去年还是以纽赛、纳豆,Q10为基准,现在,又变成了一氧氮,且完全是进口的了,价格真的是惊人。一粒胶囊就要8元多,一天要进四粒,这是开始,以后还要增加。老人们说,这是外国博士研发的,外国总统都用的。他们把工资很大的部分用在这方面,一买就是几万元。他们关心儿女,也为了让儿女们相信,自己就给儿女们买一些,送给儿女,这样,就更加大了他们买的力度。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是说“化维纤”保健品的。保健品五花八门,这个我真的没听说过,是中央台报道的。也是说有一个归国博士做宣传演讲,演讲时有很多人在听,听完,购买能达到上百万元的产品。中央台记者做了调查,这个博士是真的博士,也是真的从国外回来的,还是长江学者,可他为什么要做这种演讲,且在演讲中大力说明这种保健品对人的病的治愈功能,这本身是违法的,国家规定,保健品宣传时不能有与药物相同的功能,不能对人的病有治疗的字眼。可他说的都是,还有数据在说明。
记者采访他,他都认可以上。记者说,你不知道国家有这样的规定吗?他说,回国时间短,真的不知道。后来,在记者的采访中得知,这家公司有他的股份。一说到这,其他就不用说了,还是一个挣钱。
其实,就是国外回来的什么学者博士,也不一定就是什么都好。国家从前几年,用了很多政策吸引在国外的原中国的学者和科学工作者,给予了很大的待遇,希望他们回国,能为中国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其实,事实也不是这么回事。借用这样的名誉,看到了中国的市场,依然是挣钱。
当前,挣中国保健品市场的钱,很好挣的。尤其是对那些机关的离退休人员,他们工资高,子女负担基本没有,工资高过当今工作着的年轻人,有一半的钱用在保健品上,他们也是舍得的,一个月可以有三千左右用在保健品上。加上,机关人员居住集中,相互多少也有攀比思想,人家买了,我没买,显得我没钱,没面子。所以,一些保健品专攻这些机关大宿舍。他们来车接送老年人去公司,去旅游,这让本来有点寂寞的老年人对这些服务更感欣慰,能够去买保健品或者更多的购买就成了自然。
当然,利用人的心理去挣钱,这本身就是发财之道,没什么不好。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是公平买卖,好像无可非议。但是,这其中利用了人们对于一些知识的不了解,或者不能深解,还夸大甚至是欺骗了人们,这样的宣传就是不好的了。
所以,在今天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上,基于当前这种形式,应该说没有哪种保健品是好的,我说,都是坑人的。一些没有工作而又想挣钱的人,多加入到这个行列,对亲人朋友和其他有钱的人展开攻势,从中提成,获得可观的收入。对于这样的挣钱,我一直持否定态度,同时,对于这些保健品,我们还有什么可信赖的心理呢。那些回国的所谓博士们,拿着国家给的待遇,又在非法挣着大笔的这样的钱财,真的,知识就是这样告诉人的吗?同时,我国应当加强对于引进人才的管理。还有,也不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其实,本国的人才也有的是,只是今天的制度依然没给这些人才更好的发挥。藏龙卧虎之地到处有,多在“拘禁”之中。
一个保健品,一个外国博士,其中暴露着中国的改革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究竟如何才能搞好呢?需要全员的努力。我说,若是人们都不买呢?他们没有市场,自然是死亡。遗憾的是,有些人不是这样认为的,这个又不能强求……
这个问题又一次说明,一个社会的进步,需要的是全员素质的提高,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