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是没有条件的
(2011-03-03 07:05:30)
标签:
孝心赡养义务家庭生活幸福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原本一家人,到了爸爸妈妈老了,姐妹兄弟也开始了很多的争端,不知是今天的社会变成了这样,还是原本就是这样我并不更多的知道呢?我还说不清楚,只是感觉,近来媒体不断地暴着这样的一些信息,却不是这样的,亲人之间丧失了原本的亲情。
央视的《今日说法》和北京台的《幸福秀》,近日都在报道着一些这样的事情,老人有儿有女,且不少。央视中报道的,有六个孩子,三个儿子,三个女儿,父亲前几年去世了,只有妈妈一位老人了,可是,六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赡养妈妈,妈妈只好想进养老院了。可是,进养老院最低是800元,老妈妈只有抚恤金200元,她没钱,想让孩子们给她养老金,补足剩余的钱,但,所有的孩子都不给,这样,老妈妈只好把六个孩子告上了法庭。
我看这档节目,就是想知道这些人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其实,六个孩子是不同的,并不是简单的不给养老钱。大女儿吃低保,可一直养着妈妈,二女儿比较有钱,一直给妈妈买些东西和送些钱,只是小女儿和三个儿子没有管过。妈妈的房子卖了,钱给了其中两个儿子分了,可他们却不养妈妈,也是在强调着自己的困难。现在,妈妈没有办法去儿子家,可总是在女儿家也不是太舒心,这样妈妈就想自己去养老院算了,这就来了这些问题。在电视中,我们可以看到,姐妹兄弟六个,已经没有了亲情,一说事,大家是在吵。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也许,这些事情谁都说不清楚了,我感觉,老妈妈已经七老八十了,说难听话,再活,还难活多久呢,真的没了妈妈,你们的心中会怎么想呢?所以,现在,兄弟姐妹们,应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不要计较,让妈妈过得安稳心中踏实地度过晚年,这应该是每一个孩子的心愿。谁的条件好,谁就来多做些,就是一个人养妈妈,也不是做不到。中央台的编导真的挺用心的……
在节目的最后,就编排了一个家是天津的老人,只有一个女儿,且女儿的爱人也前些年去世了。老人已经不能动了,时时需要人来照料,这样多年了。这位老人被照料得却很好,是他的女儿和外孙子一起来照料的。外孙子已经20多了,至今还没有找朋友,他说,就是找了,结婚了,也要和妈妈外公一起住,因为依然要帮助妈妈照料外公。他们的所为,真的很感人的。哦,还有,这位女儿下岗了,没有工作,儿子才毕业至今还没找到工作,全家的生活只有外公不多的退休金和女儿的低保金。由此来看,钱不是最重要的,一位老人,让老人使劲地消费,能消费多少呢。基本生活费用是很少很少的。只是医病用钱多些。
晚上,在北京台看到由英达主持的《幸福秀》中,又是几个儿女不想赡养老人的问题,其中大女儿一直赡养着,其他几个女儿给妈妈卖了房子的钱中索取,而照料老人的女儿却一分也没要妈妈的钱。现在,他们也因为赡养的问题,子女本身闹得不可开交。
看到这些,我就想,儿女赡养老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义务,也是情感所在。儿女们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家和儿女,就其给自身儿女做样子,也应该做好,不然,上梁不正下梁歪,以后,你的儿子又怎么对你呢。
我感觉,一个人有没有善良之心,首先表现在对待年迈的父母上,尤其是当人老了,不能自理了,看你怎么做。如果对父母都不能做好,很难说在其他方面会有善良之心,因为,对于父母已经不是善良的问题,而是一个人还是人的话必须有的一点良知和基本情感。若这个没有,其他肯定都会是功利性的。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都提高了,因为房改,父母也都有房产,这就成了老人赡养和家庭矛盾的起因。有儿女说,谁要房产多,谁就要养,没有的,就应该不养。我倒感觉,都是姐妹亲人,谁多谁少这应该根据每家的情况,再就是父母的意愿,不要太计较这些了。而赡养,是没有条件的,就是老人一分钱也没给,也应该赡养。
人老了,最后的光景是这样的,真的有些凄凉。我一直在想,人生到了后边,人的体力精力都越来越差了,自身也应该给自己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而家人也能够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都给一些宽慰,这样,有病了,或者最后离开,心中都是很踏实自然的,这是人生最好的。而人们为了一点钱财,为什么要把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丢弃呢?对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现实,让我感觉,社会真的有必要让人的思想提高一下,人不能在家中为着钱财来争了。作为个人,做好自身是第一位的,用行动说话,不更多的说其他。一个家庭,能够相互关照体谅,有事了,大家一起来处理,正常生活家庭其乐融融,这多好啊!
其实,人的幸福感和钱绝对不是成正比的,就是钱不多,照样可以生活得很好,感觉幸福。往往钱这个东西,总是在人们之间带来一些相互伤害的起因。所以,人们要学会无论如何都不去想钱,不去计较,能够想的,是多给老人一些关爱,尤其是已经不能动的老人,就是时时的照料,这样才是尽做儿女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