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忽略
(2011-01-06 08:50:24)
标签:
精神忽略关爱老人社会风尚《老年法》草案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精神忽略,究竟如何解释呢?精神在此如果是指一个特定的意义,而忽略又能够成立吗?
依然是关注《老年法》草案中子女对于老年人的精神关爱,说老年人自己居住,属于空巢,子女在近处的,不能给老年精神忽略,要在多长时间之内,去看望老人一次,否则将与精神忽略罪定制。
精神,本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的,对老人的关爱属于精神领域,但是,若硬性规定,这是精神上的实在表现吗?
面对现实中好多对老人不能有着适合的亲情关爱,我们应该倡导一种对老人尽孝心的风尚,但是,硬性规定,人们去做了,可若是没有真诚的心,老人就是看到了孩子,心里会快乐吗?有的子女与老人住在一起,我知道的,也有的老人宁愿自己住,就是不让子女所谓的照顾了。天天在一起的,从法律草案上看,这就是孝敬老人了吗?
所以,孝心,精神,这都是一个人真心的,不在外在形式如何。我感觉,社会应当倡导关爱老人的风尚,也应该在其他方面,更多的教育人不是为了钱,而应该有精神上更崇高的,包括孝敬老人。
很多年轻人,感觉父母现在还行,自己料理自己没有问题,就不更多的去看望老人,自己去玩,最后玩都不知道如何玩能满足了,这样的人,就是回到家中,又能给老人多少温暖呢?
所以,精神忽略,就是有了形式,照样还是忽略。这要从根源上来治理。更多的是社会性的教育,文化深层教育,人的素养的提升,包括家庭从小对子女的教育,从这个方面来说,现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可家长没有这方面更多的意识,教育就是一句空话,社会都在钱中看,亲情已经被忽略了……所以,精神忽略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一年回几次家看望老人的问题。这样简单化的处理或定位,无益于社会风尚的改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