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
(2010-11-22 13:40:55)
标签:
学问经历欣赏珍惜生命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近来,我特想知道,什么是学问呢?学问,又用来做什么呢?
在我的人生中,总会有人这样说,你总是高兴着,没见你生气的时候啊。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多给别人一些空间,也就感觉没有什么气可生了。工作当中,会有一些利益之争,中国,难得有真事,什么都可以做假,所以,当你把一些都看开,不争的时候,气也就少些。当然,我们要做的,只有我们在用我们生命的代价做些我们愿意做的实事,也许,这实事在他人眼中什么都不是。
当人能够把一些事情看开的时候,是要有学问来做一点支撑的。这儿,就又遇到了学问。
平时,人们很容易把读书和学问放在一起,应该说是有关联的,但也不是一回事。有人读书,是为了给自己消除一些寂寞,还有人读书,是要知道一些事物的真谛,再有些人读书,是想把自己和社会捆绑在一起。在这些读书中,读书的起源是不同的,学问的多少也就不同了。
读书,有好的老师引领,可以在少的时间读了一些经典,学问也就多些。若是自己在书海中打拼,找到什么读什么,也许读了好多时候,也还是一个平平的水平。这就是说,书与书是不同的。
真读书的人,读着,书都会有了一些摈弃感,只接受其中的精华部分,最后认为无书可读。这样的人真的是学问的人。甚至,用明智告诉世人,人是不需要读很多书的……
这话没错,人,不需要读很多的书。现在,我体会,能读书和做学问的人,应该是人的职业。把自己的职业普遍成为世上所有人的,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是不需要读很多的书的,够用就好。
说到此,我倒感觉,真的做学问的人,最终应该告诉人的是,少读书,多快乐,这才是做学问的人最根本的责任。人能在轻松中,就能让自己有很多的修养,然后有自己的爱好,尽量让自己的爱好成为自己的职业,这是最好的,而一旦成为职业,这就是自己养活自己或养活家人的手段,人的生命这就够了。世上有好多不同的职业,而只有做学问的人是要用知识来教别人的。
读书是一件好事,但是,人真的读书多了,误入歧途,也会成为可怕的。若是读书读到最后,自己无法解脱,进入一种困境,这就不是学问了。我们提倡人的学问厚实,知识丰富,这是让人尊敬的,社会也提倡人这样来学习成长,但,读书最终是让人越来越提升对事物的认知,而不是用此来换取什么。
人生在世,简单生存,经历丰富,斟密思考,明了舍得,学会欣赏和珍惜,这些都是每个人生命当中会有的。只要细心观察和体会,会有自己的感悟。很多的学问,是在人生的经历当中,非是直接书本所得。
--------------------------------
摘录有关学问
1. 学习和询问(知识、技能等)。语出《易·乾》:“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汉 贾山 《至言》:“学问至於刍荛者,求善无餍也。” 唐 韩愈 《答杨子书》:“学问有暇,幸时见临。”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求其放心》:“夫仁与礼未有不学问而能明者也。”
2. 知识,学识。
《荀子·劝学》:“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宋 苏轼 《登州谢上表》:“而臣天资钝顽,学问寡浅。”《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无论你有多大学问,未必强似公公。” 老舍 《茶馆》第二幕:“您这么有学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3. 指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得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 胡适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七:“凡成一种科学的学问,必有一个系统,决不是一些零碎堆砌的知识。”如:这是一门新兴的学问。
4. 道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