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潇洒济南——趵突泉(二)

(2010-09-28 10:30:23)
标签:

转载

分类: 心底话语
家乡美……

[转载]潇洒济南——趵突泉(二)


号称泉城的济南,历史上有四大泉群,曰趵突泉群,曰黑虎泉群,曰五龙潭泉群,曰珍珠泉群,但由于行政区域扩大,便又加上章丘的百脉泉群和平阴的洪范池泉群,成了六大泉群。其中以趵突泉群为首,泉数最多,除了趵突泉,有名的七十二泉,趵突泉群占有一半。

在趵突泉公园和万竹园改造以前,二者并不相通,中间隔着一条小巷,南叫花墙子街,北叫剪子巷。花墙子街得名是因为和趵突泉一墙之隔,墙上隔不远开一个花窗,称之花墙。这条小巷奇在一条街上依次有三个泉,登州泉,杜康泉,花墙子泉。

我到济南上学后,一天出校友门,往北经过劝业场,就走进了花墙子街,一下子有些惊讶,这是怎样一条街呀!水从泉池子里淌出来,就沿着青石铺成的路随意流淌,一直流到墙内的一条河里,跟趵突泉水汇合到一起。依稀记得杜康泉在一个院落的东厢房墙下,清清的水,存满一个池子,清澈见底,又溢出来,顺着石头缝往北流。街坊们在池边洗衣洗菜,小孩们在街上玩水,“清泉石上流”的情趣,真是太好了!可惜,这样的情景我只见过一次,转年泉水就干涸了,过几年,剪子巷北头起了高楼,万竹园改造,和趵突泉连在了一起,花墙子街就这么消失了,尤其让人惋惜的是,竟然把泉水给填死了!幸庆的是,后来趵突泉扩建,三个泉又恢复了,但花墙子街的旧貌再也不能起死回生了。其实,扩建时,多费点心思,即使不能恢复旧观,但实现“清泉石上流”的情景,也不是不可能的。比如,旧城改造,老街的铺路石板,大多废弃了,要是弄到公园里,沿着泉边铺砌,总会比现在这些雕琢精良的工艺砖石要有意趣吧?可惜啊!

但不管怎么说,趵突泉公园还有这么多泉水可赏,也该庆幸了,毕竟,有很多泉都被填死了,永远不可能复活了,比如附近的饮虎池!

看泉吧!
[转载]潇洒济南——趵突泉(二)
漱玉泉

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在柳絮泉东侧,为一长方石砌水池,周饰石雕栏杆。池内北壁镶嵌“漱玉泉”刻石,为济南当代书画家关友声1956年书写。“漱玉”一名由“漱石枕流”(《世说新语·排调》)一词演化而来。相传,宋代杰出词人李清照的《漱玉词》即以此泉命名,这应该是后人附会,倒有可能是先有漱玉之词集,后有漱玉之泉名。泉南侧为溢水口,由自然石叠砌。泉水从池底冒出,形成串串水泡,在水面破裂,咝咝作响,然后漫石穿隙,跌入一自然形水池中,如同漱玉。另外,章丘百脉泉群也有漱玉泉,水势以此为盛,同样因《漱玉词》得名。

[转载]潇洒济南——趵突泉(二)
花墙子泉

    原在花墙子街87号院内,故而人们就以街名命名它为“花墙子泉”,曾一度被填埋。1997年8月恢复。当代济南老诗人王泽慧有诗赞曰:“花墙纹彩胜当年,新展池容初涌涟。阔别悠长人梦系,今朝又复赏斯泉。”
[转载]潇洒济南——趵突泉(二)

登州泉

    名列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诗》。位于原花墙子街57号院内。泉池长方形。1994年花墙子街改造时一度填埋。1997年8月恢复。传说这所名泉与距离济南有千里之遥、东海边的登州水脉相连,因以得名。

[转载]潇洒济南——趵突泉(二)

杜康泉

    原为北煮糠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著录。位于原花墙子街23号门前。后人因音讹称为“杜康泉”,民国《济南名胜古迹辑略》有载。为有别于刷律巷之杜康泉,又以其近邻广会桥,取名为“广会杜康泉”。泉池南北向长方形,壁间嵌“广会杜康泉”砖刻。1994年花墙子街改造时一度被填埋,1997年恢复。但面目全非,原来所有的清泉石上流的情趣不复存在。

[转载]潇洒济南——趵突泉(二)

马跑泉

    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据传,北宋末年济南将领关胜抗击金兵入侵,壮烈牺牲,其坐骑愤而刨地出泉,因此得名。泉池长12米,宽5米多,为不规则池形,池壁由自然石砌垒,曲折参差。泉水汇流成溪,流入西泺河,形成山环水抱的形势。1980年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予昂题写的泉名,镌刻在泉池东岸山石上。泉池四周,松柏掩映,垂柳披拂,修竹摇曳,显得幽雅别致。

[转载]潇洒济南——趵突泉(二)
卧牛泉

    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诗》著录。清代,卧牛泉池淤塞。刊印于1928年的《历城县乡土调查录》仍称“今失考”。1964年扩建趵突泉公园时恢复。池内北壁“卧牛泉”三字,由济南书法家张立朝于1980年书写。 

 [转载]潇洒济南——趵突泉(二)
柳絮泉

    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泉池四周饰汉白玉石雕栏杆。池东栏杆间“柳絮泉”三字,为1980年李予昂题写。泉周,植垂柳多株,阳春三月,柔絮纷飞,水花泛白,相映成趣,故名。

[转载]潇洒济南——趵突泉(二)

皇华泉

    其名取自《诗经·小雅》“皇皇者华”。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著录。清《七十二泉记》亦著录,称之为“黄花泉”。今池内北壁嵌“皇华泉”石刻,为1980年济南书法家魏启后题写。

[转载]潇洒济南——趵突泉(二)
金线泉

    该泉水盛时,泉水从池底两边对涌且流势相当,在水面相交,聚成一条水线,漂浮移动,时隐时现,阳光一照,闪闪发光,故名。

[转载]潇洒济南——趵突泉(二)
板桥泉

    板桥泉位于广会桥北,广会桥俗称大板桥,泉可能因此得名。据称此泉水势最高,一般水位情况下难以喷涌,由此可见,今年水势之盛。

发竖版大图不成功,原来的招数不灵了,哪位博友知道新方法,望能告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