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09-10 08:34:47)
标签:

大智度论

龙树

鸠摩

八宗之祖

龟兹国

佛教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书  书

           书

世上的书很多,今天的出版业兴旺,书就更多了。可,什么是书呢?也许,书和博客一样,真的深入其中,也就没人能说得清楚了,一千个人,要有一千个答案,世事皆如此啊!

 

总想,书以传授思想为主,其中的美妙也和思想相关。自从萌生写书的念头,就要考虑到她的存在。说到此,就想到了那位外国人所说,写出的书,待50年之后再给人读,看是不是在地铁中还有人读。我体会这是评价是不是书的一个鉴定方法。当然,书出种种,有些工具和专业性的,还不能完全用此来说明。

 

这样说,其用意是说,书,不是一时高兴之为,也不是用来显摆和换取金钱的,而唯一叫书的,就是给人启智的。现在,我是很不敢说写书了,原来有过的一些作为生命中比较坚强的部分,也随着自身不断地靠近文字而渐渐放弃了。是对写,对书不喜欢了吗?不是,恰恰是很爱,才不敢用感受到的瑕疵让其进入其中。依然是喜欢着那些纯粹着的美好。这样的精神支撑成为我生命中最最坚强的部分。

 

读书,都说循序渐近,这只是一个概貌的说法,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一些阅历,读过一点书,有过一些思考,也许,读书也会有跳跃性,只要你还有读书的意愿。这样的读书,是更靠近心灵的部分,不是单纯用来取乐的。如果说有乐,这乐,是永远告诉人生如何消除一些内心的苦恼,包括生老病死,饥渴寒热,你争我夺。

 

时光很宝贵,跳跃到一些更能心安的书中。有过一本《大智度论的故事》,是15年前买的。读书讲究读原著,可龙树菩萨著的《大智度论》,作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注释书,不知现在的人有人读过吗?读懂是一个问题,是能找到这本书吗?是在哪儿收藏着呢?又想起了胡适的话,要想研究佛学,一定要去莫高窟。所以,只有那些行走着,去探寻真谛的人,是在读书的人。我能明其理,我也知道,我根本不是此列中人,做不到的。

 

知道了理,又做不到,读书就会遇到困惑,读其他的东西,玩吧。只要玩得心安即可。所以,我总想让自己的心灵静止一些,做不到静止,也就安静一些。喜静,是不是由此而来呢?我这才又在寻根求源在想。

 

有过这样的说法,《大论》没有梵文本,也没有藏文本,只有汉译本,这样的说法是针对鸠摩罗什所说,说是他杜撰的。对此,我只是在看,因为我没有辨别的能力。在这样的书中,都会有一些这样的说法,所以,后来的书,还有多少值得读呢?

 

龙树是一位大辩论师,以印度的大乘佛教为基础,主要著作有《中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等,后世佛教受到他的影响是很大的,尊称为“八宗之祖”。

 

鸠摩名叫罗什,很有名气,出生在龟兹国。是我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在这里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它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做“第二个敦煌莫高窟”。他在喀什米尔研究佛教及其他学问,后前往长安,在那儿住了12年。他翻译约40部300卷佛经,也有很多的弟子。著名的《法华经》、《金刚经》等,他的译笔最受欢迎,至今依然。

 

读书是一个漫延的过程,不是一本书拿来一读就能读懂其中的全部。慢慢再看吧……

 

如此,想学的东西真的是很多,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就要一点一点。历史也是这个样子,本来感觉懂了的,遇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就说不清楚了。慢慢读吧,所写,也都是些心里的话语,没有了那些想给人什么的想法。若是有人能够是聊天般的交流,自然也是一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2010年09月10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