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010-07-28 15:41:21)
标签:
历史杂谈 |
分类: 随手翻翻 |
史学史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精确详细。中国历史自传说中的黄帝以来已经有五千多年,而自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以来历史记录精确到年,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以来则精确到月日。中国的历史记录(史书)还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不同体裁。与历史学不在西方文明中占主流地位相反,中国将“史”列为四种基本学科分类“经、史、子、集”之一(清纪晓岚等,《四库全书》)。魁奈说:“历史学是中国人一直以其无与匹伦的热情予以研习的一门学问。没有什么国家如此审慎地撰写自己的编年史,也没有什么国家这样悉心地保存自己的历史典籍。” 原始社会中人类通过诸如结绳记事和口传等方法记录历史,例如中国上古传说“黄帝战蚩尤”、“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国家出现后,则开始有掌管祭祀的“巫”,他们同时担任记录时事、起草公文和掌管文书等工作,可以说是最早的史官。之后才出现了独立职能的史官,专门记录历史事件。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史书《尚书》,内容是历代政治文件汇编,并无特定的历史记录体裁。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起,中国有了按年记载的编年史,从此有了连续不断的历史纪录,而且差不多每年都有史可查。这在世界各国范围内也是极其罕见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学家如孔子(编订《春秋》)和左丘明(著《左传》)等重视人类社会活动,从而使历史基本摆脱了神学和宗教的影响。 西汉时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撰写了《史记》,创建了纪传体的历史记录体裁,《史记》的规模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是空前的,之后东汉时班固著《汉书》,延续发展了《史记》的体例,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两部历史著作,奠定了中国古典史学的基础,后来的历史学家沿用《史记》和《汉书》的体裁,将各个朝代的历史汇编成书,组成了“二十四史”。除断代史之外,唐宋期间中国还出现了通史,如唐末杜佑的《通典》,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其中《资治通鉴》是叙事长达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编年体通史,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奇葩。西方的历史学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在《历史》(又名《希波战争史》)一书中记录了希腊与波斯之间的希波战争,历史从此自神话和文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希罗多德也因此被罗马哲学家西塞洛(Cicero)称为“史学之父”。但希罗多德的记录中真实事件与虚构事件混杂,并不是纯粹的历史。20多年后古希腊人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治学态度严谨,历史记载翔实,才是西方第一部“信史”。前2世纪,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在《通史》(又名《罗马史》)中记录了前218年至前146年73年间罗马帝国周围地中海沿岸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是第一部“世界”通史。
学科分类
历史学:对历史的研究和记录 —
历史哲学:对历史学方法、目的、规律的研究和探讨
年代学:确定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学科
文献学:对资料文献的管理和检索等的研究
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手稿的学科
新闻学:报告事件发生,社会现象,政治时局等的学科
社会学:研究现代(当代)人类社会与社会生活的学科
考古学:发掘和调查古代遗物和文献
心理史学:研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心理激励作用
家谱学:研究家庭及其历史渊源
未来学:对未来的预测和研究
历史体裁:
编年体:以时间为顺序编撰和记述历史
历史年表:依时间先后排列的历史资料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叙历史
传记(本纪):个人历史的记录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的历史记录体裁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历史分类:
当今各国历史: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历史的主题列表
按地域分:世界历史 | 亚洲史 | 欧洲史 | 非洲史 | 中国历史
按时代分:史前史 | 古代史 | 近代史 | 现代史
按学科分:哲学史 | 宗教史 | 思想史 | 史学史
艺术史 | 电影史 | 美术史 | 建筑史 | 广告史
文化史 | 文学史 | 教育史 | 博物馆史
经济史 | 农业史
自然科学史 | 数学史 | 医学史 | 交通史
图书目录:
史前时期
历史的黎明
古代时期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古埃及
古印度
中国
古希腊
古罗马
玛雅
中世纪时期
拜占庭帝国
法兰克王国
北欧海盗
十字军东征
百年战争
黑死病与欧洲
阿拉伯帝国
强盛的中国
文艺复兴时期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海外扩张与殖民侵略
欧洲宗教改革
都铎王朝统治下的英国
荷兰独立
中国:明朝
近代世界
启蒙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彼得一世时代的俄国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与欧洲世界
美国的独立与内战时代
工业革命时代
德、意统一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
近代中国
现代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