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实际不是给

(2010-07-21 07:44:31)
标签:

给予

接受

思想

尊敬

闲聊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昨天,写着我挺喜欢读的几外名人博客,在心中有三,一个是马未都,一个是刘再复,再一个就是周国平。这几个人,都是在没博之前比较喜欢的,尤其是刘再复和周国平,他们的文看过不少,而马未都以前知道,但对他的文不是读得很多,而真的对他的喜欢,却是在写博之后,越来越对他,肃然起敬起来。刚写,第一就是马未都,还没写完,有了要事,只好离开,后边想写的博客,就是刘再复和周国平。今天还没续写,先读,又读到了刘再复的在《香港文学》上的专辑,其中的有些文,我的印象是比较深的,再读他的文,依然感觉很好,就转载了下来,这样,读着更方便些。

 

想写他们,其实,在我的头脑中有个想法,就是给人的东西,什么是给呢?而给的又是什么是真给呢?反过来,接受又是什么呢?

 

前些日子,和人说起一事。这人的女儿在岛城找了一个家很有钱的人家嫁了,这人家据说有近亿的资产,仅房产包括别墅就有四五处,和这人就是亲家关系了。从长远考虑,这人想在岛城购一普通住房,这人是普通工资收者。可亲家说,这儿有房,想住哪都行,生活用品也是齐备的,感觉不合适,说哪,就在哪再买一套。虽然人家说给住,不能不说是真心的。可,这人,就是不舒服,还是想自己买。我就想,这其中的给,是真给吗?当然是给住,就是真给,这其中又是什么为代价呢?不用说,人都不想寄人篱下。

 

近日,也是刚刚明了一事。是说结婚随礼一事。我对此,一直是有自己的看法的,自然是极不赞成今天这样的大操大办,就认为,这样实属敛钱。嘿,近日别人一说,让我翻了个列且。人家是这样说的,人家请你,是眼里有你,是尊重你,给你请柬了吧,这球就踢给你了,你呢,不给面子不要紧,你自己看着办,周围都给,看别人怎么看你。是,绝大多数人对此,都是因这样的心态,加上,有时办理此事的人,又是有权利者,人们就更是有着不情愿也要给的心态。当然,这其中也是有自己的个中想法了。我对此一直是没有想法的,所以,感觉有个姿态吧,总是给,但不去,可以说,从没去过,若去的,另当别论,亲戚或好友,也就是说,给是情愿的。

 

可现在,人们对此有这样的说法。人家请过你,你给钱喝不喝喜酒不说,人家请过你了。你不办,不请人家,这就是对人家的不尊重,不给人家脸面。这事,一下子成了一百八十度 的大转弯。本来,我给,真的感觉自己姿态是高的,凡给的,是不想再要回的。可人们却不这样认为,人家论证这事的起点,在于你请没请人家,不在于你给没给钱。呵呵,这事,就完全不同了。好多人,面对没办的人,好有抱怨,说,这人家办喜事也不请呢,人家可都请过他啊……

 

我一直把这样的请,定位在一种世俗,人们利用这样的方式收钱,不能不说有这样的成分,有各种各样的文为据。看,从最上级到最下级,都有,有的还进入了纪律检查的范围,要求一定级别的人要事先登记,事后报告。当然,对这样的花架子的事,我也是看不信的,是摆给人看的,可,至少能说明,这样做是收钱。可怎么一转,就成了办的有理,而不这样大办的成了不给人面子呢。

 

呵呵,这也是人的认识,强求不得。什么叫赚了便宜还卖乖呢……

 

我把给,看得很简单,给了,就是人家的了,是我情愿做的,没想有什么换取。这是说物质的给,人们的认识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

 

再说精神方面的。我认为,一个人给,真的给,给社会一种思想,能够给社会的人启智,这是真的给。我们想学习,自然是学习这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包括陶冶性情情操的,让心灵有种美感快慰的,自然也是。就如,那些流传千年的美文,这都是无偿地给了。凡这样的给,是没有强加的,而是那种美好就在其中,世人皆知,愿意接受的。

 

能够接受人的思想情感,这是受方,而提供这些的,是给方,细说,这两方面,都是公平的,没有交换的,只有思想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在思想情感方面,能给人交流的,进而言之,让人能够接受的,恰恰是没有给的思想,没有给的意识,更没有用此来换取什么,更没有强加的想法。一切都是自然的。自然,接受了他人的思想,自然对他人有着更深的了解,自然也有着更深的尊敬。

 

比如马未都先生,我一直在看他所走的路程,也佩服他的聪明才智和做事的毅力,最喜欢的,还是他的语言。他的话,都是很实在的,从没有想给人什么的感觉,好像在给人说话,这种说话听起来很平和,自然很愿意让人靠近他,还有,他的话,说着说着,总有古人的影子或古文中的思想意识。这就给人一下子开阔了起来。不服不行,书读得多,说起话来,如行云流水,滋润着你的心灵的同时,就给你渗透了一些东西。这样的给,是让我最信服的。这个给的前提,是自己要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凡是给人的人,都是很有东西,却不张扬的人,是含而不露的。

 

说到这儿,给,有多大的学问啊,可接受,也是有学问的。一个人学会了接受,也是很有趣的,同时,也会感激的,这是永远的。人与人的关系,永远不是一个可以换取的,而是在存在中,人对人彼此最大的认可,这种认可,表现在人对思想情感的最大尊重。能够学好一些东西,再来阐发一些东西,这就是人要做的真事。是的,很难,也许,一生也做不了什么,但,并不等于不去做……这也是我的给的思想……

 

有些东西,自己心里很清楚,但我说出来,不知是不是能够说得清楚。自然,我没想现在就给人什么,也知道自己知识的浅薄,我只是想,把自己的心灵记录下来,如实记录,这就够了,什么都没想要,也没想做什么。呵呵,什么也不做,就是这样,自己给自己说点真心的话……其实,这只是我读文、看事后的一些感想……记录就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