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净空法师

标签:
净空法师金刚经杂谈 |
分类: 随手翻翻 |
净空法师是现代净宗大德,七年来,亦恒以《金刚经》为功课,持诵不辍,得大受用,并现身说法,愿意对同修“以七年持《金刚经》的经验保证!”
。这里,特别摘录净空法师《金刚经》讲记中的部分精髓内容,供同修持诵《金刚经》参考。
诵《金刚经》,既得智慧,又修功德,实是两全其美的方法!
日诵《金刚经》三部,现世眷属平安,自己衣食无忧……好处多多!
诵《金刚经》,既得智慧,又修功德,实是两全其美的方法!
日诵《金刚经》三部,现世眷属平安,自己衣食无忧……好处多多!
《金刚经要义》是净空法师1996年4月启讲于美国达拉斯对《金刚经》的主要精神做的一个扼要阐述。
《金刚经讲义节要》是在民国时期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的基础上作的一个“节要”,原本《金刚经讲义》有三十余万字,文繁义丰,颇不易于阅读,“节要”后的文字是九万多字,可以说是很简明扼要的一个讲义的节本。
《金刚般若大意》是净空法师于1995年3月在美国旧金山大觉莲社所作的演讲。《金刚般若》,具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名《金刚经》。这里讲的《金刚般若大意》是就《金刚经》里最主要的概念和旨意作了阐发,如怎样“无住”,怎样“生心”等,这都是《金刚经》中最根本的法门。
《金刚经讲义节要》是在民国时期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的基础上作的一个“节要”,原本《金刚经讲义》有三十余万字,文繁义丰,颇不易于阅读,“节要”后的文字是九万多字,可以说是很简明扼要的一个讲义的节本。
《金刚般若大意》是净空法师于1995年3月在美国旧金山大觉莲社所作的演讲。《金刚般若》,具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名《金刚经》。这里讲的《金刚般若大意》是就《金刚经》里最主要的概念和旨意作了阐发,如怎样“无住”,怎样“生心”等,这都是《金刚经》中最根本的法门。
--------------------------------------------
金刚经要义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佛七自古以来,就是要专心办道的。在这个七天当中,要得一个成就。所谓的成就,就是《弥陀经》上跟我们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的功夫,通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功夫是理一心不乱,所谓理一心,跟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同一个境界。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佛七自古以来,就是要专心办道的。在这个七天当中,要得一个成就。所谓的成就,就是《弥陀经》上跟我们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的功夫,通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功夫是理一心不乱,所谓理一心,跟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同一个境界。
其次的成就,是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也就是断见思烦恼,断证的功夫等于小乘阿罗汉。最低的成就,是我们讲的功夫成片。前面两种确实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但是功夫成片,确实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什么叫功夫成片。在二六时中,我们现在所谓的二十四小时里面,心里面只有一声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决定不会起一个妄念,这叫做功夫成片。由此可知,结七念佛,是有它殊胜目的之所在。佛七当中讲开示,这个打闲岔了,哪有这种道理。讲开示,就把人心讲乱了,换一句话说,你功夫成片得不到的。为什么我们在佛七当中,不但讲开示,还要讲一个半钟点?说实实在在话,就是因为大家在这里结七念佛,功夫成片决定得不到!为什么得不到呢?妄想太多,杂念太多了!这是我们念佛同修这么多年来,这一句佛号念不好,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大问题,大家不要把这个等闲视之,严重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去年这一年,讲了一部《金刚经》。许多年来,至少有十几二十年了,我没有看过《金刚经》。大家要我来讲,我想想,那也有道理。道理在哪里呢?大家念佛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得力呢?没看破,没放下。这是我们功夫不得力的原因。所以在去年,一直讲到今年年初,将《金刚经》细说一遍,我们总共享了两百四十八个小时,把《金刚经》讲圆满了。同修们找我讲《无量寿经》。我想了一想,这十年当中,我《无量寿经》总共讲过九遍,的确是说得很多了。为什么放不下?没看破!什么叫看破?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这个答案,当然最简单的、最普遍的是金刚般若。一切大乘经,像《楞严》、《楞伽》、《华严》、《法华》都详细地讨论到这些问题。《金刚经》上文字虽然不多,但是内容绝不逊色于其他的大乘经论,这是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
《金刚经》在中国佛教,已经超越了宗派。无论哪一个宗派,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几乎没有不读《金刚经》的。这一部经典在中国佛教,确实是家喻户晓,人人读诵。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智慧。佛法所求的,诸位要记住,高度的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哪些问题呢?大的问题来说,生死的问题、轮回的问题、十法界的问题、成佛做祖的问题,这是大的。没有智慧不能解决,没有智慧做不到!小的问题,我们现前身心安乐。我常常跟同学们讲,用功如果得力,功夫是什么?清净心。心地清净,心清净,你的身就清净,百病不生,这是眼前的好处。你的身体一年比一年健康;你的容貌一年比一年好看,这是小的。
我看许多同修,很多有病苦,常来问我,病苦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念佛功夫不得力,你的心不清净。诸位记住,病痛的根本原因,是从妄念起来的,从烦恼起来的。我们中国俗话说:“忧能使人老”,你常常在忧虑烦恼当中,你怎么能不老呢?你怎么能不衰呢?又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欢乐的时候,你人就不容易衰老。我们佛法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都教给我们要法喜充满。你的法喜跑到哪里去了,你怎么会活得这么苦恼呢?这就是没有智慧,这就是不如法。所以,我们过去看《坛经》,对于六祖慧能大师,我们很赞叹,我们很感动。能大师见五祖的时候,你看他怎么说的。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可见得人家的生活,是生活在智慧里面。我们想想,弟子心中常生烦恼,我们生活在烦恼里面。这不就大错了!怎样转烦恼成菩提?菩提的样子,就是法喜充满,就是圆满的智慧。所以没有智慧,怎么能解决问题?
说到智慧,金刚般若是智慧里面最圆满、最究竟的。金刚般若在什么地方?在生活当中。所以,《金刚经》一开端,释迦牟尼佛就表现在生活上。这个经的发起跟一般经发起不一样。一般经典多半是放光现瑞,用这种来发起。而金刚般若的发起,是释迦牟尼佛到舍卫大城去乞食,着衣持钵,这是出家人天天要干的事。人在社会里面,不能没有工作,不能无所事事。出家人做什么事呢?出家人就是托钵,天天要到外面去托一钵饭。搭衣持钵,那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这就说明了,究竟圆满智慧原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释迦牟尼佛穿衣是金刚般若,托钵是金刚般若,吃饭是金刚般若,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是究竟圆满的智慧,他用这个来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
我们在这个地方,要能够体会,要能够领悟,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智慧?这一桩事情,表演得最圆满、最周到的那要算是《华严经》的五十三参了。《金刚经》上是佛示现给我们表演的,五十三参里面,有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在家出家的,每一个人生活,跟《金刚经》上释迦牟尼佛的生活没有两样,都是生活在究竟圆满智慧之中。生活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工作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处事待人接物,点点滴滴没有一样不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这叫学佛。我们回过头来,大家《无量寿经》念得很熟,《无量寿经》上给我们讲三种真实:第一个“真实之际”,这一句话就是真如本性,宗门里面讲的真如本性,是我们学佛的目标之所在,见性成佛。
第二个“住真实慧”,我们是不是安住在真实智慧当中,真实慧就是金刚般若。
第三“惠以众生真实之利”,我们自己住真实智慧,然后才能给一切众生真实的恩惠。真实的恩惠,不是说拿到财物金钱去帮助,不是。做出一个样子给他看,让他看到你这个样子,能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进一步要效法你,向你学习,这就是真实智慧,这个惠是恩惠之惠。释迦牟尼佛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可见得不单单是讲的,而是做出来了。
我们说得最简单,说得最浅显的,佛、菩萨示现在人间,就是给我们作一个做人的最好的榜样,生活最好的榜样,工作最好的榜样,我们跟他学习就对了。同样一个道理,我们做佛弟子,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生活行为可不可以作为一切大众的好样子。这个我在讲席当中,常常提示同学们,我们人要做人的好样子。诸位在家,你的家庭要做所有一切家庭的好样子;你做生意,你开店,你有公司行号,你在你这个行业里面,做最好的榜样,这叫佛弟子,这叫做学佛。想想看,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不能给人做样子?可不可以叫一切众生都来效法我,都来学习我?如果我们学佛学得这么烦恼,学得这么苦,人家还敢学?看到我们早就跑掉了,吓走了!这一定要懂得,佛法不是单单讲理论,单单谈玄说妙,没有这回事情!佛法所讲的,都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这几天时间虽然不长,我们等于说,这个十几年,几十年当中,我们藉这个机会做一个总检讨。我们的毛病到底犯在什么地方?归根结底来说,第一个是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呢?看不破。
------------------------------------------
目录
序
金刚金要义
金刚金讲义节要
说明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金刚金般若大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金刚金要义
金刚金讲义节要
说明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金刚金般若大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前一篇:《周易》南怀瑾,徐芹庭 注译
后一篇:关上电视,上网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