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敬重杨绛的心态

(2010-03-12 07:54:44)
标签:

杨绛

心态

生活

休闲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最敬重杨绛的心态

杨绛先生已经99周岁了,看到有关介绍,依然平和地生活着。最喜欢她给人的那种心灵的淡定之感。她在人的心灵中会是一个支撑,有人说是奇迹。其实,说奇迹在我的心中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感觉,更多的愿意去感受她的心灵。在感受的同时,本身也就给自己一些心理上的滋润和吸收。就如人吃饭一样,吃着好吃的食物,本身是享受,在这同时,这些营养会在身体消化中吸收。很多事物都不愿意再用奇迹来说,尤其是人。因为,一说奇迹好像就把人的最宝贵的东西给淡化的,甚至是奇迹他人是不方便来学习的。我更愿意把这些很有文化的人看得更平常些,不平常的,就是他们的毅力和他们具有的文化知识,也就是生命的本源。

 

人是不能比的,物质上不能比,精神上也不能比,只能去感受,然后根据自己感受到的真实心理去不断地学习。说到学习,我这儿所说的只是一个意识,不是一种形式。昨天与人说话,说到学习,一般人总认为在校上学是学习,之后就是工作了。其实,工作也是学习,生活也是学习,只是外在的形式不同和内容不同罢了,意识是一样的。再就是,把生活看得很平实,没有多少是非要如何,只有自己的意识到了,然后给自己的精神思想定位,自己在具体的事物中去实现。说到实现,其实还是一个过程,人去做了,从中又有些提炼,总结,看哪些是自己愿意坚持的,哪些是要修正的,这本身又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我体会,人不能浮躁,把平实的事物看得也很珍惜,这样也就快乐了。人多少都有一些愿意得到世上认可,或愿意让别人一种称赞的心理。但把这个心理要变得很淡,然后成为一种激励,成为生活中的动力,然后一如既往地做着自己应该和喜欢做的事,这样就好了。

 

---------------------------------------------

 

杨绛(1911-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将饮茶》《干校六记》;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其中写于1984年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1998年,钱钟书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为人知的是钱先生和杨女士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女士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女士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血压用药很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