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一双鞋
(2009-12-22 19:43:37)
标签:
针锥做鞋下乡回忆休闲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看到朋友的照片,是一个锥子,他说,这个父母保存的老物件,勾起一些回忆,是啊,我看了,一下子也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是我做过的一双鞋……
我的家中,是没有锥子的,可是我用过,是在我下乡的时候。
下乡的时候,农村还是搓麻绳,做鞋子。一说这段,就能想起农村的女人,下地干活的时候,衣服口袋里总装着纳着的鞋底。谁没有,不会做,这个女人就挺笨的,出嫁不好出,人家男人不喜欢。我挺喜欢农村女人的这个样子的,好像给人一种很女人味的感觉。虽然当时我下地的时候,口袋中总装着书,是不想让干活休息的时候浪费时间。
干活休息了,女人们,出嫁的小媳妇们,没出嫁的姑娘们,都拿出鞋底来纳,有的还有袜底,看着他们那个动作,真挺好的。一个针锥,一根穿着麻绳的针,用针锥攮一下,底上有个眼,这个眼比针大,然后再用针穿过去,麻绳就留在底子上了。一针一线,用不了几针,她们还把针锥在头上划一下,好像这样再扎起来快,少用劲。做得好的,飞针走线,看着,也是挺好的,给我的感觉,就如一个人写得一手好字,今天,能有一手好的键盘一样,看着挺过瘾的。
我刚来没几天,什么都想学,也想跟他们学做鞋。当然也有纳鞋底。有一个社员,比我大两岁,女的,是这个队上当时毕业的唯一的高中生,有文化吧,我们就挺拉得来,她什么都好照顾我,她比我大,可当地有个习惯,尊重我们,就叫我们姐。我开始不好意思,时间长了,感觉人家是尊重,也就接受了。她叫我姐,我却跟着叫她的小名,叫赶妮儿。
赶妮儿人好,做事也麻利,可毕竟她也是一直在外读书,所以,做鞋,她说也是学,可比我强呢。知道我想学,可我什么都没有,她悄悄地把打好的袼被(这两个是不是对啊,就是做鞋底前把旧布用浆糊粘在一起的东西),按照我的脚的大小剪了底,又用沿条沿好,,鞋面也帮我剪好了,就把这底子、麻绳和锥子、针一起给我了,我就学着做了。以后我的口袋里也多了一只鞋底。上瘾那会儿,有空就纳。说实在的,我纳得挺好,这个讲究匀实,还讲究针角。反正做这活我感觉一看就会,且会紧赶慢赶,很快一双底子就纳完了,看着还真不错。上帮,是赶妮儿帮我一起上的,至今我还想着那样子呢。鞋子很快做好了,有赶妮儿的帮忙,也有我自己做的。毕竟经历之后,知道如何做一双鞋了,我很高兴,做好了,不舍得穿,就放在我的柳条包里,收藏了起来。直到我回城,带回了家。收藏了好久……
针锥,我用完了,又还给了赶妮儿。以后的时间也好紧,就再也没做鞋,一直想买针锥,可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到哪买,其实,就是下乡,我喜欢学这些事,还是更喜欢看点书,加上做农活时间也紧,也就没有做。所以,至今我也没有针锥。可是,我真的用过呢……
赶妮儿,只要说到她,我就挺难过,因为,在我回来的第二年,当时社会上流行二号病,就是霍乱,她在照看姐姐时被传染上了,姐姐先她一个月去世,一个月后,她也去世了。每当想起,真的感觉好心痛啊!这是我下乡时,给我帮助很大、和我感情很好、如姐妹般的一个好朋友,早早地去世了……